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docx
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讲述巴德·舒尔伯格的童年趣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亲情,学会感恩。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对父母爱的感悟。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和感悟亲情,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手法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细节,激发写作灵感,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体会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如“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对比,以及这种对比如何揭示父母的爱。
②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表达对父母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
③提取并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用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实践中。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作者在对比中如何巧妙地表达情感,以及这种表达对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意义。
②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理解作者从困惑到理解父母的过程。
③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巴德·舒尔伯格的童年照片,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重点段落、写作手法分析、情感体验引导等内容的PPT,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时准备书写工具,方便学生记录思考和创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温馨瞬间。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让人既感动又困惑的事情?请谈谈你们的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亲情的力量。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课文结构:介绍课文的基本结构,如引子、事件、情感转变等。
4.理解对比手法:讲解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如“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对比,以及这种对比如何揭示父母的爱。
5.分析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对比中如何巧妙地表达情感,以及这种表达对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意义。
6.举例说明: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讲解作者如何表达对父母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
7.课堂提问: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课文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b.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父母产生这样的情感?
c.你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以与同学们分享吗?
2.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对父母的爱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在课文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你们感到困惑,需要老师帮助解答?
2.学生提问:学生可以就课文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4.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父母爱的重要性。
2.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课文内容理解:
-巴德·舒尔伯格的童年趣事
-父母的爱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体现
-作者对父母爱的感悟和表达
2.对比手法的运用: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对比
-对比如何揭示父母的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感悟父母的爱
-学会感恩
4.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
-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提取课文中关键信息
5.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表达
-运用优美词句丰富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组织的条理性
6.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