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四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3-07约2.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四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受中秋节的氛围和习俗,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

3.感受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温暖。

4.培养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文化认同、法治意识和实践创新。通过学习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在理解中秋节家庭团聚的意义中,提高法治意识,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通过参与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将得到锻炼,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其文化意义。具体包括:

-中秋节的起源:学生需要知道中秋节与月亮的关联,以及它背后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

-中秋节的习俗:学生需要掌握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传统习俗,并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寓意。

-家庭团聚的意义:通过中秋节的家庭团聚,学生应当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具体包括:

-传说故事的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象征意义。

-习俗的体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中秋节的习俗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设计制作简单的月饼或灯笼,让学生亲自动手,从而更好地体验中秋节的氛围。

-文化认同的建立:学生可能难以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师需要通过举例说明中秋节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如家庭聚会、节日庆祝等,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感。

四、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软件资源: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料库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月饼、灯笼等)、手工制作材料(制作月饼的材料、制作灯笼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个月亮形状的挂图,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如春节、端午节等,并提问:“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点?”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讲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月饼、灯笼等实物,讲解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中秋节庆祝活动的小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所需材料等,并分享给全班。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根据设计的小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月饼或一个灯笼。

-教师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和家庭团聚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体验中秋节的家庭团聚氛围,并写一篇简短的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中秋节的来历,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并能将这些知识点与教材内容相对应。

2.文化认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他们能够认识到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节日,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

3.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工制作月饼和灯笼,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同时也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情感表达:学生在课堂互动和作业中,学会了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对家人和传统节日的情感。他们能够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分享中秋节的快乐时光。

5.家庭关系: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与家人一起庆祝中秋节,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他们学会了尊敬长辈,关爱他人,体验了家庭团聚的温暖。

6.法治意识:通过了解中秋节的家庭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