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第3章 烃的衍生物 第2节 第1课时 醇.ppt

发布:2025-04-02约6.27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345123455.张衡在《东京赋》中提到“春醴惟醇”,说明醇类物质在我国有悠久历史。醇分为一元醇和多元醇,分子式为C7H16O的饱和一元醇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在下列该醇的同分异构体中:12345(1)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的是(填字母,下同);?(2)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3)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4)能被催化氧化为酮的有种;?(5)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种。?CDB23解析(1)因该醇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两种单烯烃,这表明连有—OH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应连有氢原子,且以—OH所连碳原子为中心,分子不对称。(2)~(4)连有—OH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时可被催化氧化为醛,有1个氢原子时可被氧化为酮,不含氢原子时不能被氧化。(5)连有—OH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酸或酮,它们都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2345[对点训练2]已知某些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单位为℃)如表所示:甲醇正丙醇正戊醇正庚醇X6597138176118则X可能是()A.乙醇 B.正丁醇C.正己醇 D.正辛醇B解析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X的沸点高于正丙醇,低于正戊醇,所以X可能是正丁醇,故选B。知识点二醇的化学性质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1.乙醇的结构—OHO—H、C—O大于氧原子取代消去2.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失去氢原子或加入氧原子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深度思考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编号如下:在对应的反应后面注明乙醇的断键位置:反应断键位置与活泼金属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与氢卤酸反应?①①③②④①②②易错辨析(1)C2H5OH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断键位置相同。()(2)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在170℃和140℃两种条件下反应的类型相同。()(3)乙醇生成醚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提示C2H5OH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断键位置不相同。×提示前者为消去反应,后者为取代反应。×提示乙醇生成醚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4)乙醇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乙醛。()(5)有机物分子失去氧原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提示乙醇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乙酸。×提示有机物分子失去氧原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重难突破?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角度1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例1已知实验室按反应C2H5OHCH2=CH2↑+H2O制备的乙烯中常含有副产物CO2、SO2等。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1,2-二溴乙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主要作氧化剂B.温度计用来指示溶液温度C.装置连接顺序为adebcfD.可采用分液操作分离产品B解析C2H5OHCH2=CH2↑+H2O,浓硫酸主要作催化剂、脱水剂,故A错误;本实验关键是控制反应温度170℃,用温度计来指示溶液温度,故B正确;装置顺序为制备乙烯、除杂、检验SO2是否除净、收集1,2-二溴乙烷,所以接口连接顺序为acbdef,故C错误;1,2-二溴乙烷易溶于四氯化碳,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的液体应采用蒸馏操作,故D错误。【变式设问】(1)浓硫酸、10%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如果温度没有迅速升到170℃,会有什么副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提示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作用;10%NaOH溶液吸收乙烯中的杂质气体SO2和乙醇,防止干扰验证乙烯的性质。提示C2H5OH+C2H5OHC2H5OC2H5+H2O。特别提醒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注意事项[对点训练1]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水银球在烧瓶口附近B.加热时要注意使温度缓慢上升至140℃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D.生成的气体中除乙烯外还有浓硫酸被氧化后生成的SO2C解析实验中温度计所测温度为反应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液的中央位置,A错误;加热时应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减少副反应的发生,B错误;浓硫酸使有机物脱水变黑,并且氧化其成分,自身被还原产生二氧化硫,所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生成的乙烯中混有SO2等气体,C正确,D错误。探究角度2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