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 文具的家(第2课时)(学案).pdf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导学案
14.文具的家(第2课时)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对生活细节的重视,增强对民
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在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整理文具的过程等活动中,学生需要组织语言,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贝贝丢文具的原因,分析妈妈的教育方法对贝
贝的影响,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故事所传达的爱护物品、整洁有序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
观念。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对话,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培养学生爱护、整理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体会句式的结构,初步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养成整理文具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感知文本,精读理解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文具的家”是指什么?文中贝贝有哪些文具?
2.学习一、二自然段
(1)贝贝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是什么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三、四自然段
(1)观察两幅插图,说说你看出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思考: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
西?妈妈是怎样教导贝贝呢?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说一说:贝贝最终找到了文具的家了吗?从哪看出来的呢?
(2)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是怎么做的呢?
(3)推断:贝贝最后养成什么好习惯?
学习任务二:拓展延伸,评价鼓励
1.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
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3.读儿歌。
爱惜学习用品
铅笔尺子和橡皮,天天帮助我学习,不损坏、不浪费,学习用品要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