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第四章平面问题极坐标解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F垂直于边界时, ,应力解答为 当 应力解答为 相应的位移按下列步骤求出: (2)代入几何方程, 位移 相应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应力 , 如书中式(4-24)所示。 (1)由物理方程求形变 对第一式积分,求出 ,含 ; 对第二式积分,求出 ,含 ; 由对称条件, 代入第三式,分开变量,求出 和 ,得 (3)求刚体位移H , I , K。 x 向无约束条件, I 不能确定。 因刚体位移 不能确定,用相对沉陷表示: 此解答用于基础梁 问题。地基一般为平面 应变问题,故应取 (4)半平面体表面的沉陷,M点 为 为基点 ,s 。 §4-10 半平面体在边界 上受分布力 当半平面体表面有分布荷载 作用 时,其应力和位移解答可从集中力的解答得出。 F(原集中力)代之为微分集中力 ( 作用点为 )。 x(原表示F作用点到M 的铅直距离)仍为x; y(原表示F作用点到M 的水平距离) 应代之为 应力 (式(4-24))的推广: 然后对 积分,从 。 (原M点到F作用点的水平距离) 代之为 s(原B点到F作用点的水平距离) 代之为 然后对 积分,从 相对沉陷解答 的推广: F (原集中力) 代之为 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有均布单位力作用 书中用上述方法,导出了基础梁计算中的公式。如点K在均布力之外,则沉陷为 若基点B取得很远 ,有 其中: * *同方向的应力引起同方向的线应变相同, 垂直方向的应力引起的线应变也相同。 * “(书中式(4 —16))。”是否写出? 引用轴对称问题的解答,并考虑边界 上的条件,上述问题还是难以得出解答。这时,我们可以考虑所谓有限值条件,即除了应力集中点外,弹性体上的应力应为有限值。而书中式(4-11)的应力表达式中,当 时, 和 中的第一、二项均趋于无限大,这是不可能的。按照有限值条件, 当 时,必须有A=B=0。 有限值条件 在弹性力学问题中,我们是在区域内和边界上分别考虑静力条件、几何条件和物理条件后,建立基本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来进行求解的。一般地说,单值条件和有限值条件也是应该满足的,但是这些条件常常是自然满足的。而在下列的情形下须要进行校核: (1)按应力求解时,多连体中的位移单值条件。 有限值条件 在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解法中,首先排除不符合单值条件和有限值条件的复变函数,从而缩小求解函数的范围,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进行求解。 (2)无应力集中现象时, 和 ,或 处的应力的有限值条件(因为正、负幂函数在这些点会成为无限大)。 有限值条件 工程结构中常开设孔口最简单的为圆孔。 本节研究‘小孔口问题’,应符合 (1)孔口尺寸<<弹性体尺寸, 孔口引起的应力扰动局限于小范围内。 §4-8 圆孔的孔口应力集中 小孔口问题 (2)孔边距边界较远(>1.5倍孔口尺寸) 孔口与边界不相互干扰。 当弹性体开孔时,在小孔口附近,将 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小孔口问题 1.带小圆孔的矩形板,四边受均布拉力q, 图(a)。 双向受拉 内边界条件为, 将外边界改造成为圆边界,作 则有 利用圆环的轴对称解答,取 且R>>r,得应力解答: 双向受拉 2. 带小圆孔的矩形板, x, y向分别受拉压力 ,图(b)。 所以应力集中系数为2。 内边界条件为 最大应力发生在孔边, 作 圆,求出外边界条件为 双向受拉压 应用半逆解法求解(非轴对称问题): 由边界条件, 假设 代入相容方程, 由 ~ 关系,假设 ,所以设 双向受拉压 除去 ,为典型欧拉方程,通过与前面§4-5相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得解 然后代回式(d),即可求出应力。 双向受拉压 校核边界条件 (b) , (c) ,求出 A, B, C, D, 得应力解答: 在孔边 , ,最大、最小应力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