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第五章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五章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掌握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过程,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设计,确保与课本的关联性和教学实际相结合。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操作,探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意识与运用能力: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关注化学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升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无机化学知识,包括元素的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以及一些硫元素的简单化合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反应。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对于实验操作通常具有较高兴趣,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探索化学现象。他们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上已有一定基础,能够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在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喜欢直观的学习体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会在理解硫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机制上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精确控制反应条件以及观察实验现象可能会成为挑战。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推导,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过程的动画视频,以及硫元素应用的多媒体图片。
3.实验器材:准备硫化钠、硫酸钠、硫酸铁、稀硫酸等实验试剂,以及试管、滴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确保实验桌面的整洁和安全,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上一节课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在硫元素的不同化合物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如何体现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介绍硫元素在不同价态下的化合物,如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硫酸(H2SO4)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硫元素不同价态的转化反应方程式,并解释转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原理。接着,进行实验演示,展示硫化钠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单质和硫酸钠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最后,讨论硫元素不同价态转化的实际应用,如硫酸工业生产、硫磺的制备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以下任务:
a.列出硫元素常见化合物的价态及对应的化学式。
b.写出至少三个硫元素不同价态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硫元素不同价态转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肯定。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
a.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b.完成教材第五章的相关习题,加深对硫元素不同价态转化知识的理解。
c.查找资料,了解硫元素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和人类利用硫元素的实例。
知识点梳理
1.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及价态
-硫的常见化合物: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硫代硫酸钠(Na2S2O3)等
-硫化氢的制备与性质,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硫酸的制备与性质
2.硫元素不同价态的转化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H2S+SO2→S+H2O
-硫化氢与硫酸铁的反应:H2S+Fe2(SO4)3→FeSO4+S+H2SO4
-二氧化硫与硫酸的反应:SO2+H2O+SO3→H2SO4
-硫酸与硫化钠的反应:H2SO4+Na2S→S+Na2SO4+H2O
3.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