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发布:2025-03-24约1.8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硫的化学性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素养;通过实验操作,强化实验技能,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增强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包括硫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②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反应物的准备、反应条件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能解释实验现象。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实质,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②正确判断反应中硫元素的价态变化,并能根据价态变化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价态转化的原理。

2.设计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化学反应过程。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实验心得,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硫磺、二氧化硫、硫酸等含硫物质,引导学生回顾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问题:“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之间如何相互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结合实验,讲解以下内容:

a.硫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b.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规律,如硫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c.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反应物的准备、反应条件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3.巩固练习(10分钟)

a.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如:“如何判断硫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

c.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4.课堂小结(5分钟)

a.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规律;

b.强调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c.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5分钟)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实验操作技能;

b.查阅资料,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c.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硫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介绍硫在火山喷发、矿泉水和海洋中的存在形式,以及硫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b.硫的工业应用:探讨硫磺、硫酸等含硫化合物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c.硫的环保问题:分析含硫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如酸雨的形成,以及相关的环保措施。

2.拓展建议:

a.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历史、性质和应用。

b.观看科普视频,如“硫磺的奥秘”、“硫酸的工业应用”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减少污染。

d.利用网络资源,如化学论坛、学术期刊等,查阅更多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e.设计小实验,如制作硫磺燃烧实验,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并分析其化学性质。

f.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开发新型环保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g.鼓励学生参与化学竞赛或科研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h.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挑战。

板书设计

①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名称和符号

②硫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

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⑤实验现象的描述

⑥转化条件及影响因素

⑦硫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⑧硫的化合物在工业中的应用

⑨硫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