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创呼吸机治疗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研究
【摘要】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对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PaO2以及PaCO2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有助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缓解,对于提高抢救效率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能够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调节机体各项指标,继而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最终提高临床疗效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力衰竭; 无创呼吸机; 治疗进展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140-02
冠心病疾病进展中,患者常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症候群,且随着社会的逐渐老龄化,冠心病及其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且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情往往较严重,需要采取急救措施。而无创呼吸机治疗是目前临床用于本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其在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血气指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动脉压等变化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正压通气治疗,继而纠正低氧血症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最终控制病情,提高疗效[2]。现将无创呼吸机治疗用于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63.45±5.84)岁;研究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77±4.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WHO诊断标准,双肺广泛哮鸣音、水泡音;X线片示典型蝴蝶形大片影,双肺CT可见肺水肿;入院时病情严重,突发气急,心率增快;排除严重肝、肾疾病以及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均属于自愿参与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如处理原发病,吸氧、强心、利尿以及扩血管和解痉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仪器采用凯迪泰FLEXO ST20双水平呼吸机,通气模式采用ST双向正压通气,氧流量为5~10 L/min,吸气压12~35 cm H2O,呼气压4~8 cm H2O,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和辅助通气的时间。
1.4 观察指?思捌兰郾曜?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PaO2、PaCO2水平。疗效评价: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甚至病情恶化[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PaO2及PaCO2水平比较
研究组经过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的PaO2以及PaCO2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于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患者异常指标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以下是有关无创呼吸机治疗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探讨。
3.1 无创呼吸机用于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是一种用于临床的特殊辅助通气治疗方式,其实质是在压力的支持下,患者通气相当于压力支持,呼气末压主要是通过患者呼气触发,吸气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患者吸气时更加省力,呼气时提供较低的正压,继而防止肺泡萎缩,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增加氧和,使缺氧状态改善,并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以此纠正呼吸衰竭,改善呼吸肌疲劳,并使功能残气量增加,使压力及胸内压力增加,使心脏前负荷降低,继而有利于患者心衰的改善[4]。
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首先应予以系统性常规对症治疗,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可予以5 L/min氧流量供氧,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以及解痉等治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