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据词义引申系列探求词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根據詞義引申系列探求詞義。[1] [1] 參看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131-132頁。其他用例亦參照該書相關部分。;例如,“督郵”這個官名中的“郵”當什麼講? (张飞打督邮)
一說,“郵”訓“過”,當“過失”講,《文選·長笛賦序》注說:“郵,過也。”《爾雅》也說:“郵,過也。”這個解釋是否合理?可信麽?需要確證。
可以用“過”的引申系列加以比較。“過”兼有“經過”,與“過失”二義,因“經過”可以引申為“超過”、“越過”,故有“過失”義。;再拿“尤”和“郵”比較。《說文·五下·京部》“就”下說:“尤,異於凡也。”引申為“超過”、“過失”二義:“尤其”即“超過一般”,“咎尤”即“過失”。
“郵”,《說文·六下·邑部》訓“境上行書舍”,《廣雅》訓“驛也”,也就是驛站。驛站是書信傳遞經過之處,所以“郵”也有“經過”義。
由此可推,“郵”它兼有“過失”義則是完全合理的。;有時候,要準確透徹了解某詞的含義,也必須考察相關詞義的引申脈絡。
如:《說文·八上·人部》:“偶,桐人也。”什麽是“桐人”呢?段玉裁注:“偶者,寓也。寓於木之人也。字亦作寓,亦作禺,同音假借耳。”
這種講法是否正確呢?我們需要進一步考察其詞義引申脈絡。;“偶”即是“俑”,一種仿人形制作的木偶。
木偶有三個特點:
(一)是它與真人雙雙相似,所以“偶”有“雙”義,如“奇偶”的“偶”、“配偶”的“偶”均此義。由“雙”義引申為相交、相合之義。這個意義在“偶”這個詞形上中斷了,但查它的同源字可以將它續接。
“耦”,兩人合力耕田;“隅”,兩牆相交之處;“遇”,雙方相知相逢(“知遇之恩”即相知,“不期而遇”即相逢)。這是第一條引申線索。;(二)是木偶是寄真人之相于假人的。它的形狀不是自身固有,而是他物之形的附著,所以又有“寄託”的意思。它的同源字“寓”即是寄。由寄托而有“偶然”義,詞形仍作“偶”。;(三)木偶是無知的,沒有靈性的,所以又引申為癡笨義,“愚”也是它的同源字。“愚”是遲鈍,相反的意義即是感覺強烈。“?(yú)”訓“憂極”,正是它的反義同源字。——將多義詞的義項和同源詞合併起來,可以整理出“偶”的三向引申系列。;引申的類型,我們曾經講過幾種。但那是比較簡單的。其實很複雜。陸宗達、王寧在《訓詁方法論》中將根據詞義引申規律來探求詞義或確定詞義相關的方法叫做比較互証。其中將引申分爲三大种類型:一、理性的引申(①因果的引申:解、懈②時空的引申:間、所③動靜的引申:跨、胯、袴④施受的引申:享、獻;受授⑤反正的引申:落,始;亂,治。⑥實虛的引申:實詞虛化。固、故、顧)二、狀所的引申(①同狀的引申[同形:瓢勺,鍪mou2(鍋類),盔;同態:斯{劈柴}撕{东西扯裂}、嘶{聲音散裂}凘{流冰}?{瓦破}、同用:銑{xian3,金之澤者。把銅器擦亮,去其污銹}洗]②同所的引申:輻射式引申,引{拉、延長、引導、後退},階{臺階、等級、通道、導致}③通感的引申[緊、急;痛:疼痛{肉体}、痛苦{精神},熱/鬧])三、禮俗的引申:古汉语中,兽足义与分辨义相通。所以“審”、“悉”、“釋”都从“釆”(“番”)。这是由于“釆(bian4)”是兽足,古代人们常要靠着兽的脚印来辨别食兽或凶兽,以便决定是迎而获之,还是避而远之。许慎《说文解字叙》说:“黄???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可见鸟兽的脚印与分辨这两件事的关系多么密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