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发布:2025-02-28约2.9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设计意图

本章节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区域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和重要性,培养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地理思维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区域认知,理解区际联系的基本形式和作用。

2.培养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发展综合思维,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区域联系与协调问题。

4.强化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高二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区域差异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可能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对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解较为初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因人而异,部分学生对区域发展的案例和实际问题较为感兴趣,喜欢通过实例来理解抽象概念。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复杂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和案例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好理论学习和逻辑推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区域间联系的具体形式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二是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难以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三是面对复杂案例时,缺乏有效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并提供适当的案例和工具辅助学习。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电子地图、教学投影仪、电脑

-课程平台:人教版地理课程网站、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案例数据库、地理教学视频、在线地理测试系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不同区域之间有哪些联系?这些联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等,为学习区际联系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区际联系的概念、类型、作用等,结合地图和案例进行分析。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案例,分析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设计一个区域协调发展方案,包括目标、措施、预期效果等。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作业布置(约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闻报道或案例,下节课分享。

-预告下节课内容:介绍下一章节“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详细安排如下:

一、导入(5分钟)

1.展示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不同区域之间有哪些联系?这些联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等。

二、新课呈现(30分钟)

1.讲解区际联系的概念、类型、作用等,结合地图和案例进行分析。

2.展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案例,分析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3.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设计一个区域协调发展方案,包括目标、措施、预期效果等。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10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10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闻报道或案例,下节课分享。

2.预告下节课内容:介绍下一章节“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章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