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PAGE
PAGE13
其次节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综合思维)
3.分析西气东输案例,驾驭不同类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特点。(区域认知)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缘由是什么?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2.我国为什么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调配缘由: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调配背景
3.资源调配与区域发展
项目
内容
调配前提
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交通运输、政策为保障条件,在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影响因素
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
调配目的
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主要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资源跨区域调配能有效解决产品生产和消费空间不匹配问题。 (√)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分布。 (×)
(3)经济更加达的地区肯定出现资源严峻短缺问题。 (×)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 (×)
将资源调配工程与对应的主要输出地连线。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缘由
1.输出地和输入地
(1)输出地:新疆和中亚。
(2)输入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2.主要缘由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我国总体状况
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
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不匹配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运用占比
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
60%以上
大气污染、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对交通运输造成压力
自然气
3~6%
清洁,污染小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将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①我国陆上自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
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有许多,如地形、地质、河流、补充气源地等,而城市的分布确定了自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
[教材思索]
从1980年到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变有什么样的特征?
提示:从1980年到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表现出以下特征:煤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石油和自然气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也不断上升。
[特殊提示]自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不是新能源。自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运用平安、热值高、干净等优势。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推动中西部地区自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最大限度地削减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自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有。
(2)为沿线区域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
[教材思索]
你认为是否应当提高自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发展?
提示:不应当。因为维持适当的低价位可以拉动消费、扩大市场,有利于西部自然气资源的长期稳定开发利用。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没有影响。 (×)
(2)西气东输解决了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惊慌的状况。 (×)
(3)西气东输工程会拉动东、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4)西气东输管道建设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环境影响不大。 (×)
(5)西气东输促使了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有。 (√)
资源跨区域调配缘由分析
我国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
图甲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图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