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乡土地理的单元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发布:2025-03-24约3.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乡土地理的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高二选择性必修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四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与意义;2.区域联系的主要形式;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4.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知识,认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认知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区域的特征,理解区域间联系和差异。

2.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区域分析。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区域联系的主要形式:理解区域间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识别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难点:

1.区域联系的多维度分析: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区域联系的多方面因素。

2.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学生难以把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解决办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区域联系的多维度,帮助学生理解。

2.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区域联系。

3.结合地图教学,直观展示我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帮助学生识别不同区域的特点。

4.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地理教学地图、电子地图软件、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

2.课程平台:人教版地理课程网站、地理教学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区域协调发展相关视频资料、图片库、在线地图服务。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哪些区域存在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区域联系的主要形式:经济联系、文化联系、生态联系等。

-用时:5分钟

2.分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用时:5分钟

3.讲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用时:5分钟

4.结合地图,展示我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引导学生识别不同区域的特点。

-用时:5分钟

三、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提问:同学们,如何理解区域联系的多维度?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区域联系。

-用时:3分钟

2.小组讨论:分析我国某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

-用时:4分钟

3.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呈现一组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图片,要求学生判断图片所属区域的特点。

-用时:3分钟

2.给出一组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用时:3分钟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掌握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政策措施。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布置作业(3分钟)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区域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文。

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实际学情,凸显重难点,关注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实现教学双边互动。用时总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区域联系的主要形式,包括经济联系、文化联系、生态联系等,理解这些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分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识别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学会了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创新思维:在课堂互动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