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用“画图”画画 8 认识“画图”》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三年级上册.docx
《第二单元用“画图”画画8认识“画图”》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三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二单元用“画图”画画8认识“画图”》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三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单元用“画图”画画8认识“画图”》,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启动“画图”软件,了解工具箱中的基本工具,并能够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将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独立完成绘画作品,激发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在技术实践方面,学生将通过操作练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学习更复杂的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工具使用,具体包括:
-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的方法。
-工具箱中常用工具的功能与使用,如画笔、橡皮、填充等。
-如何保存和打开绘画作品。
举例:例如,在教授如何使用画笔工具时,重点强调选择不同的笔触和颜色,以及如何调整画笔的大小,让学生能够自由创作出不同风格的画作。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于“画图”软件中高级功能的理解和操作,具体包括:
-选择工具的精确使用,尤其是对不规则图形的选取。
-对齐和排列多个图形,保持画面的整洁和美观。
-图形的组合与分解,以及如何调整图形的层次。
举例:例如,在教授选择工具时,学生可能会遇到选取不规则图形的困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调整选择框的形状或使用魔术棒工具来精确选取所需图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边缘,帮助学生掌握选取技巧。在排列图形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使用对齐功能,教师可以演示如何使用对齐工具来快速调整多个图形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以案例研究和小组合作。首先通过讲授介绍“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确保学生理解核心概念。随后,通过展示案例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和创作。在教学活动中,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小画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过程,增强互动性。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进行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画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媒体方面,使用大屏幕投影软件界面,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操作步骤,便于模仿和实践。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些用“画图”软件创作的有趣画作,如卡通人物、美丽风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是否曾经使用过电脑绘画软件,他们觉得电脑绘画与手工绘画有什么不同?
-预告课程: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技能充满期待。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启动软件:演示如何启动“画图”软件,并介绍软件界面。
-工具介绍:逐一介绍工具箱中的常用工具,如画笔、橡皮、填充等,并演示每个工具的基本用法。
-功能讲解:重点讲解选择工具的精确使用、图形的对齐和排列、图形的组合与分解等高级功能。
-实操演示:教师现场操作,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功能进行绘画创作。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分组练习:学生分小组,每组使用“画图”软件完成一幅简单的画作,如画一栋房子。
-互相讨论: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如何使用工具和功能,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作品: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的成员提供反馈和建议。
4.课堂提问与互动(用时5分钟)
-提问巩固:教师针对讲授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画图”软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例如制作手抄报、绘制科学图表等。
5.创新环节(用时5分钟)
-创意绘画: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如“未来城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使用“画图”软件创作一幅画作。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创作思路和技巧。
6.总结与反馈(用时5分钟)
-总结重点: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保学生带走核心知识。
-学生反馈: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