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接球+投篮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篮球传接球+投篮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篮球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篮球传接球和投篮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1.篮球传接球技术: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反弹传球等基本传球方式,以及双手接球、单手接球等基本接球技巧。
2.篮球投篮技术:涵盖原地投篮、跳投、三分球等投篮方式,重点讲解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运动能力:掌握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基本技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健康行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体育品德:在篮球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遵守规则,展现积极向上的竞技态度。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篮球运动,对篮球的基本规则和简单技术有所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球和投篮动作。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生对体育活动普遍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篮球运动。他们在团队协作和竞技体育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欲望。在能力方面,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具备较好的篮球技能,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需从头开始。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喜欢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互动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篮球传接球和投篮时,可能会遇到动作不协调、投篮命中率低、团队配合不默契等问题。此外,由于技术细节较多,学生可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要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技术要领。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反馈评价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等展示技术动作的分解图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动作要领。
2.教学软件:使用篮球教学软件进行技术模拟和数据分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物演示:使用篮球、篮板等实物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术。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在初中阶段学过的篮球基本规则和技巧,如运球、投篮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篮球传接球和投篮的基本技巧,包括传球的手法、接球的姿势、投篮的动作要领等。
举例说明:通过示范和视频播放,展示不同传球和投篮技术的具体例子,如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原地投篮、跳投等。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传接球和投篮的练习,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和团队配合。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场上进行传接球和投篮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技术和配合方式。
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具体步骤如下:
a.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b.学生三人一组,进行单手肩上传球和反弹传球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c.学生进行原地投篮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投篮姿势和动作。
d.学生进行跳投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跳投的起跳和投篮动作。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接球和投篮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提高技能。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战中。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课后进行以下作业:
a.练习本节课所学的传接球和投篮技术,每天至少30分钟。
b.观看篮球比赛视频,注意观察专业球员的传球和投篮技巧。
c.准备下一节课的篮球比赛,思考如何运用所学技术提高团队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篮球技术训练指南》:详细介绍篮球基本技术,包括传球、接球、投篮等,并提供相应的训练方法。
-《篮球战术解析》:分析篮球比赛中的常用战术,以及如何通过战术配合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
-《篮球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介绍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预防措施以及康复训练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分析职业球员的传球和投篮技术,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战术运用。
-参与社区篮球活动,与不同水平的球员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