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001].docx
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包括篮球的传球、接球和投篮技巧。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篮球技术训练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篮球技能基础上,如运球、投篮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篮球传接球与投篮的连贯性,提高篮球运动技能水平。教材章节为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篮球运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包括:1)增强运动技能,提高篮球运动中的传接球与投篮技术;2)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篮球练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配合;3)提升规则意识,遵守篮球比赛规则,培养公平竞争的精神;4)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篮球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篮球双手传球动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学生需掌握正确的双手传球姿势,包括站位、手型、用力方向等,确保传球力量适中,方向准确。
-接球技术的正确运用:学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来球,以正确的手型和姿势完成接球动作,保持球稳定。
-投篮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学生需将传接球动作与投篮动作流畅结合,保持动作连贯,提高投篮成功率。
2.教学难点:
-双手传球时的协调配合:学生在传球时往往难以同时协调手、腕、臂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导致传球不稳定。
-接球时机和位置感的培养:学生在接球时往往因为时机把握不当或位置感不强而接球不稳,甚至出现失误。
-投篮时动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学生在投篮时难以保持动作的一致性,导致投篮轨迹和力度不稳定,影响投篮效果。
四、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篮球场、篮球、计时器、标志物
-软件资源:篮球运动规则讲解视频、篮球技巧教学课件
-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班级体育学习群
-信息化资源:篮球技术动作分解图片、篮球教学软件
-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比赛模拟、游戏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篮球比赛中最享受的是哪个环节?为什么?”
展示一些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篮球传接球与投篮技术的魅力。
简短介绍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双手传球、接球和投篮的姿势、动作要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篮球比赛中使用双手传接球与投篮技术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技术在实际比赛中的策略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相关的练习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练习的难点、解决方法以及改进建议。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练习的难点、解决方法及改进建议。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的定义、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这些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水平。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分析并记录比赛中出现的篮球双手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技术,思考如何在实际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要求学生下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促进交流与学习。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篮球发展历史:介绍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