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共人教版)(含音频+视频).pptx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课时1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3.了解结晶现象。
氯化钠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吗?一、饱和溶液食盐水食盐水
5gNaCl5gNaCl操作现象结论加5gNaCl,搅拌再加5gNaCl,搅拌再加15mL水,搅拌15mL水NaCl全溶部分NaCl未溶未溶的NaCl又溶解在一定量溶剂里,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继续增加溶剂的量,未溶的氯化钠可以继续溶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液,则是饱和溶液。2、加少量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溶液。想一想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增加溶剂
5gKNO35gKNO3加热操作现象结论加5gKNO3,搅拌再加5gKNO3,搅拌加热再加5gKNO3,搅拌冷却KNO3全溶部分KNO3未溶未溶的KNO3又溶解KNO3全溶有白色晶体析出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力增强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能力降低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5gKNO3冷却
想一想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降低温度
小结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能否继续溶解溶质判断依据:一定量的水(溶剂)、一定的温度限制条件:强调重点:这种溶质为什么要强调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呢?
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搅拌并观察现象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吗?海水蒸发池结晶池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蒸发溶剂?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总结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往50克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5克KNO3晶体,则溶液质量是()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C2.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有多种方法,下列方法不能实现其转化的是()A.蒸发H2OB.加KNO3晶体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C练一练
4.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硝酸钾固体B、降低溶液的温度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D3.一定温度下,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则溶液的质量是()A.100gB.110gC.90gD.无法确定A
5.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
6.在20℃时,往10gKNO3溶液中加人入4gKNO3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搅拌前一定是饱和溶液C.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7.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A
8、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不再继续溶解D
8.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