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docx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小数乘小数》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上册数学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小数乘小数的运算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即两个小数相乘表示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积的整数部分,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学难点,
①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需要学生理解小数乘法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对小数点位置的影响。
②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小数乘法问题,并正确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计算。这一难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步骤,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小数乘法的原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3.实践法:布置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直观展示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2.教学软件应用:使用数学教学软件进行小数乘法的模拟计算,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步骤。
3.实物教具:准备小数乘法相关的实物教具,如小数点卡片,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小数乘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个小数相乘的问题吗?”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需要小数乘法计算的场景,如购物找零、烹饪食谱等。
简短介绍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它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小数乘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小数乘法的定义,强调它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详细介绍小数乘法的组成部分,包括因数和积,并使用图表展示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3.小数乘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数乘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简单的小数乘法案例,如计算商品价格、计算面积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看到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如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并讨论如何提高计算效率。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小数乘法问题。
小组内讨论如何使用小数乘法解决分配的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解决方案。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小数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的描述、解决方案的步骤和计算过程。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强调小数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数乘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强调小数乘法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工程计算、金融计算、烹饪食谱等。
-小数乘法的不同计算技巧,如竖式计算、分配律的应用等。
-小数乘法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分数的乘法、比例的应用等。
-小数乘法在科学探究中的角色,如测量和数据分析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数学读物,了解小数乘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生活的小数乘法活动,如计算购物清单、家庭预算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实际操作,如使用模拟货币进行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小数乘法。
-学生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或数学软件进行小数乘法的练习,如通过互动游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或挑战,如解决数学谜题或参加小数乘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