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docx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中的进位和借位以及小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让学生通过小数加减法的学习,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意识,让学生通过符号操作体验小数运算的规律;发展应用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数感和运算基础。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理解小数概念和进行小数运算时存在困难。在知识方面,学生对小数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但对小数点位置的把握和运算过程中的进位、借位处理可能存在模糊。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但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直接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遇到问题时容易放弃,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课堂参与度也是一项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提问或参与讨论,这不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实践。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物教具(小数点模型、计数器)、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课程平台:学校数学教学平台、班级微信群。
信息化资源:小数加减法教学视频、小数加减法练习题库、在线互动平台。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游戏竞赛、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如商品价格、地图比例尺等,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已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规则。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加减法则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0.5+0.3和1.2-0.8,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一系列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应用题。
-教师指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知识,强调小数点对齐和加减法则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小数加减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题,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下为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活动设计)
1.导入
-展示商品价格、地图比例尺等生活中的小数实例,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小数?它们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提问:“我们之前学过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新课呈现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加减法则等。
-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如0.5+0.3和1.2-0.8。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如0.7+0.25和1.8-0.45。
3.巩固练习
-布置一系列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应用题。
-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知识,强调小数点对齐和加减法则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小数加减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练习题,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注:以上教学过程为示例,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