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评价8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发布:2025-04-04约4.1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7-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基础性训练】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来源于()

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

B.生物分解有机物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能够猛烈汲取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③臭氧可以大量汲取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

④臭氧汲取紫外线,爱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爱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1选C,2选C。第1题,一般认为,现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题,臭氧汲取的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被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汲取。

2024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依据真实事务改编。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9800米时突发事故,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后经机组人员同心协力,最终全部人和飞机都平安返航,机长刘传健创建了比“萨利机长”更宏大的航空奇迹。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影片中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猛烈颠簸,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分层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改变为 ()

A.始终下降 B.始终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5.航班突发事故时机上人员面临的危急不包括 ()

A.低温 B.强风

C.辐射 D.缺氧

【解析】3选D,4选B,5选C。第3题,中纬度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2km,飞行高度达9800m突发事故,此时飞机应处于对流层顶部。第4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故越往高处气温越低,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改变为始终上升。第5题,航班突发事故时飞机位于对流层中。在对流层,随海拔上升,气温柔大气密度降低;海拔高,摩擦力小,风力大。因此飞机在9800米高度突发事故时,因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会导致机上人员面临的危急包括低温、强风和缺氧。太阳辐射强的应是高层大气,即甲层。

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亲密的一层,下图示意对流层顶高度随着纬度的改变规律。据此完成6、7题。

6.对流层顶高度随纬度改变的最主要缘由是 ()

A.受地球赤道略鼓形态的影响

B.不同纬度太阳辐射的差异

C.不同纬度大气密度的影响

D.低纬度的陆地面积小于高纬度

7.民航客机的航线多在海拔9000米至12000米的高空,其主要缘由有 ()

①大气能见度高 ②空气阻力小

③充分利用太阳能 ④大气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6选B,7选C。第6题,一般而言,纬度越低,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地面气温越高,与高空之间的温差越大,对流运动越猛烈,对流层顶的高度越大。第7题,在这一高度,对流运动很弱,气流平稳,且大气中的云量少,能见度高,飞行平安性高。

【补偿训练】

2019年3月10日,我国胜利放射“中星6C”卫星。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中星6C”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验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2)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

【解析】(1)选C,(2)选D。第(1)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故A、D项错误;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B项中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改变过于猛烈,最低温过低。第(2)题,Ⅰ层为对流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Ⅱ层为平流层,适合飞行;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的现象,称作逆温现象;Ⅱ层臭氧层以上紫外线猛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2024·信阳高一检测)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时段内垂直温度梯度时空改变图(单位:℃/百米),回答8~10题。

8.图示时段内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A.8时-16时30分

B.17时-23时

C.16时45分-次日6时30分

D.23时-次日5时

9.图示时段内发生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 B.100米 C.325米 D.150米

10.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