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评价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发布:2025-04-01约5.9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9-

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章)

(7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变更大气的成分和含量。据此回答1、2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缘由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削减

C.全球变暖越来越严峻

D.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臭氧总量的削减,带来的后果有 ()

①土壤酸性增加,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加,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1选D,2选B。第1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缘由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第2题,臭氧总量的削减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损害。

(2024·眉山高一检测)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写道:“飞机平稳的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3、4题。

3.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所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 ()

A.有若干电离层便利通信

B.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

C.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

D.气温上冷下热气流平稳

4.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

A.对流运动显著 B.水平运动显著

C.上升运动显著 D.下沉运动显著

【解析】3选C,4选A。第3题,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所在的大气层,之所以适宜飞行是因为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高。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部分。空气密度极低近于真空是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上冷下热,对流旺盛,不平稳。第4题,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是对流层,大气运动特点是对流运动显著。水平运动显著的是平流层,无云层。不是单独的上升运动显著或下沉运动显著。

(2024·汕头高一检测)下图是某登山队某年7月从拉萨到珠穆朗玛峰峰顶的路途,据此回答5、6题。

5.登山队在全程登山途中处在大气层的 ()

A.电离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层

6.拉萨海拔约3600米,7月份平均气温为16℃,7月份峰顶(珠峰最高点)的气温大约是 ()

A.-30℃ B.-46℃

C.16℃ D.-15℃

【解析】5选C,6选D。第5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8.86米,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珠峰位于中低纬地区,所以没有超出对流层的高度。第6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8.86米,拉萨海拔约3600米,两地相差5250米左右,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拉萨7月份平均气温为16℃,珠峰峰顶的气温约为16℃-0.6×5250÷100=-15.5℃。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早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缘由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而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取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取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取的地面辐射越多

8.图中大气逆温现象厚度最大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中最可能表示早晨(日出之前)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7选D,8选A,9选A。第7题,因为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干脆热源,故越接近地面,吸取的地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第8题,从图中可知甲出现逆温的高度最大,大气逆温现象厚度最大的曲线是甲。第9题,逆温是低层气温低于高层气温的现象,从图中可看出,甲是高度越高气温也在增高,即说明低层气温较低,且甲的气温低于乙、丙、丁,故发生于早晨的是甲曲线,早晨(日出之前)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也是最简洁出现逆温的时候。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据此回答10、11题。

10.2020年2月13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飘浮在大气中的火山灰能使 ()

A.①增加 B.②增加

C.④减弱 D.⑤增加

11.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缘由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