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评价4地球的演化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7-
地球的演化
【基础性训练】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下图为古生物学家野外科考时,在地表下2.5米处的地层中发觉的三叶虫化石标本。据此完成1、2题。
1.三叶虫空前繁盛的时期属于 ()
A.冥古宙 B.侏罗纪
C.新生代 D.古生代
2.三叶虫化石的发觉,可以证明该地层发生过 ()
A.风沙侵蚀 B.火山爆发
C.泥沙沉积 D.洋流运动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亡了。可知三叶虫空前繁盛的时期属于古生代。第2题,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地表下2.5米处的地层中发觉的三叶虫化石标本,表明该地层发生过泥沙沉积。
(2024·杭州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地局部地层剖面,地质学家依据各地层埋藏的化石绘制了其形成时期的场景想象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地层的主要形成时期是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4.该地地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地球环境 ()
A.由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
B.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
C.由水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转变
D.由物理演化阶段向生物演化阶段转变
【解析】3选C,4选C。第3题,三叶虫、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时期。第4题,随着海陆变迁,出现了两栖动物蝾螈,代表了动物起先由水域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转变。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特别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5、6题。
5.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头最有可能是 ()
A.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6.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缘由推断正确的是 ()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
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解析】5选B,6选A。第5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留意关键词“出现的地质年头”,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第6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生存的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叶片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沙漠地区动物活动少,白天气温高,只长两片叶子可削减蒸发;茎短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
(2024·济南高一检测)2024年7月,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觉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7、8题。
7.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头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8.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头,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头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裸子植物繁盛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解析】7选C,8选C。第7题,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且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第8题,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头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学问拓展】中生代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全部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特别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渐渐繁盛。今日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读表,回答9、10题。
9.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头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10.按由老到新的年头依次,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解析】9选B,10选B。第9题,读甲、乙两个地质年头示意图,甲地质年头对应的动物是恐龙,为中生代。乙地质年头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是古生代。第10题,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宙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动物进化依次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三叶虫是无脊椎动物,三叶虫→鱼类→恐龙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