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_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doc

发布:2018-05-08约1.1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2.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及评价。(重点) 3.理解能源基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难点) [基础·初探] 1  阅读教材P40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类型 特点 举例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利用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 数量有限,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正误判断: (1)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2)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 【提示】 (1)× 当人类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能源的承受能力,或者超出了能源循环的周期,可再生能源就难以再生。 (2)√ 非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  阅读教材P40第2自然段至P41,完成下列问题: 1.开发原则 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②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继续增加。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正误判断: (1)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渐减少。(  ) (2)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一致。(  ) 【提示】 (1)× 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短期内不会减少。 (2)×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最大。 3  阅读教材P42至P43,完成下列问题: 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正误判断: (1)山西临近黄河,晋煤外运以水运为主。(  ) (2)山西省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有利于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 【提示】 (1)× 黄河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且黄土高原上多峡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不高。山西省目前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2)× 山西省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坑口电站有环境污染。 4 能源的综合利用 阅读教材P44至P45,完成下列问题: 1.存在问题 2.具体措施: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 3.调整结果 (1)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正误判断: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以钢铁工业为主。(  ) (2)煤炭的综合利用,削弱了山西省在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 【提示】 (1)×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2)×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5  阅读教材P46至P47,完成下列问题: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三废”的治理: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1)煤矸石―→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2)煤泥―→干燥后再利用。 (3)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3.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正误判断: (1)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 (2)山西省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 【提示】 (1)√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等,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2)√ 山西省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完善煤炭产业链,实现资源和矿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这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