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 浪花(第1课时)(核心素养教案).pdf

发布:2025-03-10约1.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1.浪花(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浪花》是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优美的课文。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

海边浪花的活泼可爱以及它给“我”带来的欢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浪花以人的

行为和情感,如“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浪

花的特点,易于一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

观察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学生打开一扇亲

近自然、感受自然美好的窗户。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过渡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

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语文方面,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能够借助拼音认读

生字,但识字量有限,自主阅读能力较弱。在理解能力上,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

直观、生动的事物容易理解,而对于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体会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在

课堂上,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喜欢游戏、故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

动。因此,在教学《浪花》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游戏教

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对海边浪花的描写,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中对自

然的独特审美,能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课文,学习到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

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课文中对浪花的拟人化描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

描写浪花,想象浪花的各种姿态,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审美创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海边景色的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文

中对浪花、沙滩、贝壳等的描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边,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教学目标】

1.认识“浪、迈”等12个生字;会写“玩、眼”等6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随文识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交流讨论揭题引入】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听过海浪的声音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美

丽的大海、沙滩和浪花!

2.读课题:11.浪花。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3)标出课文段落序号。

2.我会认:出示生字并进行选词填空。

3.图文识字。

4.游戏巩固。

第三板块【书写指导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并归类识记:玩、眼、泪、它、贝、气。

2.认读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4.教师范写生字: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第四板块【再读课文课堂交流】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我知道: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

【课时训练】

1.说说还有哪些拟声词?

例:哗哗哗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义词连一连。

3.“加词法”扩句。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浪花

【教学反思】

在《浪花》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播放海浪声

音、展示图片、让学生模仿动作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浪花的特点,较好地理解了课

文内容。在识字教学环节,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等多种方式,学生识字积极性

高,识字效果较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