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 要下雨了(第1课时)(核心素养教案).pdf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3.要下雨了(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这些自然现象,告诉孩子们即将下雨时动物们的不同表现。文章语言生动,内容贴近生
活实际,充满童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现
象,增长知识。同时,简单易懂的文字也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和阅读训练的良好素材,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大自然充满探索欲望,且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下雨前
的一些自然现象有模糊的认知,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们
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识字方法,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在理解文意、有感情朗读以
及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
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
习积极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们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总结,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文中的对话,如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能够学习到不
同角色的语言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动物们行为变化的原因,分析这些行为与下雨
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绘画下雨前的场景、创编与自然现象相关的故事等
活动,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要、腰”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这、看”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重点】
语境中随文识字,有规律地认识字形,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情景激趣新课导入】
1.你知道下雨前会发生什么吗?
谚语: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图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发起讨论。
教师:下雨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说一说吧!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朗读要求:
(1)听录音,自主朗读课文。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标出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欣赏:多种方式听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我会读:出示课文《要下雨了》,出示本文中的字词句诵读,标出自然段,圈出要学
习的生字。
4.字—词—句:学习本课会认的生字,并组词造句。
5.学习多音字:空。
第三板块【识字学词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
2.认读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4.教师范写生字:
这:先写“文”,再写“辶”。
看:第四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目”的第二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鱼:“⺈”窄扁,“田”上宽下窄,最后的长横长而有力托起整个字。
面:首横不宜过长,第二笔撇短小,方框内横画间距均匀。
问:第二笔为垂露竖,长而直;“口”上宽下窄,略扁。
加:“口”起笔比“力”的横折钩略低,左右两部分不宜太开。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第四板块【合作互动读好句子】
1.我会读:出示文章,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作解释。
2.我知道:
(1)疑问句语气上扬,“?”表示疑问
(2)感叹句语气加重,“!”表示强调。
3.分角色朗读并进行交流:课文中写了哪些小动物?
【课时训练】
1.下列的字各是什么结构。
直边呀吗这吧加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空。
kōngkòng
(1)天空(kōng)中飘着几朵白云。
(2)山坡上有一片空(kòng)地。
mēnmèn
(1)要下雨了,天气闷(mēn)得很。
(2)他最近总是闷(mèn)闷不乐的。
3.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
!?
(1)你今天吃饭了吗(?
(2)小兔子跑的真快(!
(3)我到现在都没吃上饭(!
(4)你需要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