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张俊民)02 第二章 货币资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拥有的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货币;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开户银行的可随时支用的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货币资金,包括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现金是通用的交换媒介,是非现金资产计量的一般尺度。会计上的现金有狭义和广义现金之分,狭义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即企业财会部门保管的现金,包括纸币、硬币等;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可以普遍接受的流通手段。我国会计上所界定的现金概念,除特别说明外,通常就是指库存现金。
(一)现金的使用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结算起点为1 000元);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二)库存现金的限额
库存现金的限额是指为了保证单位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允许企业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
企业库存现金的限额由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核定,一般能够满足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企业,库存现金可多于5天,但最多不能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企业每日的现金结存数不得超过核定的限额,超过的部分应当及时送存银行,企业如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限额的,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开户银行核定。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三)现金的内部控制
(1)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要求是:
库存现金实物的管理与账务的记录应分开进行,不能由一个人兼任,企业库存现金收支与保管应由出纳人员负责,经管现金的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簿的登记工作以及会计稽核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填写银行结算凭证的有关印鉴,不能集中由出纳人员保管,应实行印鉴分管制度。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三)现金的内部控制
(2)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企业现金收、付业务都必须办理有关凭证手续,即取得或填制证明收、付款的原始凭证。收到现金时要有现金收入的原始凭证,以保证现金收入的来源合法;支付现金时要按规定的授权程序进行并符合现金开支范围的规定。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由主管会计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审核后,据以填制现金收款凭证或现金付款凭证,并要在原始凭证与收付款凭证上盖上“现金收讫”与“现金付讫”印章。
(3)建立票据领用制度
领用票据(发票、收据等)必须登记领用数量和领用起讫号码并由领用人员签字;收回票据存根应由保管人员办理签收手续。对空白票据应定期检查,以防止短号或用于非法业务。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三)现金的内部控制
(4)强化检查与监督工作
对企业的库存现金,出纳人员应在每日营业终了进行盘点,做到日清月结;审计部门以及会计部门应对现金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和突击性的检查与监督。对发现的现金溢余、短缺,应认真及时地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
(5)坚持工作岗位轮换制度
企业的出纳人员应定期进行轮换,不可一人长期从事出纳工作。一个人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不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隐藏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出纳人员每日都与现金打交道,时间久了,容易产生麻痹和侥幸心理,甚至会增加犯罪的可能。通过工作岗位的及时轮换,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对出纳人员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四)现金管理的其他规定
(1)企业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
(2)企业支付现金,可以从本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企业收到的销货款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坐支现金的,则应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在银行批准的限额和使用范围内坐支现金。
(3)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开出现金支票,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加盖预留银行印鉴,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