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5点线面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Page1
点、线、面、体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目标
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发展性目标
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改变形成的简洁的几何图形.
融通性目标
学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
点
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难
点
探究点、线、面、体运动改变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教学流程支配
活动流程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激情导学
通过视察不同的图片得到结论: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活动2合作探究
经过学生的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沟通,探究得出:
(1)面的分类:平面与曲面;
(2)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
(静态)面面相交——线,线线相交——点
(动态)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活动3启思点拨
一讲一练,通过例题,驾驭方法
活动4差异评价
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所学内容。
通过观看生活现实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擅长应用旧学问进行拓展延长,以及沟通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实力,激励学生进行深化探究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沟通在学习程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不断积累几何图形的阅历,老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激情导学
(放课件)夜空中繁星点点、夜幕中的激光束、笔直的分道线、喷泉的水流、蜿蜒的盘山马路、安静的海面、平整的地面、弯曲的墙面和屋顶……
提出问题:几何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老师对学生的答案作激励性评价.
通过观看生活现实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活动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1-122部分的内容,并探讨:
(1)你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3)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
2、经过学生的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沟通,探究得出:
(1)面的分类:平面与曲面;
(2)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
(静态)面面相交——线,线线相交——点
3、练习:
(1)正方体是由______面围成的,它们都是_________.正方体有__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边。
(2)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其中两个面是,一个面是。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条线,它们是,是。
4、阅读课本第121~122页内容,得出视察图片发觉的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5、观看课件:圆柱、圆锥、圆台、球的形成.
经过学生的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沟通,在小组探讨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
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探讨后的结论.
老师进行巡察,刚好赐予指导.
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总结,老师板书:平面和曲面.
进行小组探讨中,综合小组中每个同学看法,得出视察图片发觉的结论.
在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实力,激励学生进行深化探究.
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老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合理的说明.
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的学习习惯,并在探讨的过程中培育了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学生沟通、发表看法的同时,自己的语言归纳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熬炼.
由师的讲解带动学生的思索,达到师生互动.
通过观看模型发觉结论,培育了学生的视察实力和积累了初步的几何图形学问,为发展空间想象实力埋下伏笔.
【活动3】启思点拨
1、练一练:
(1)粉笔盒的形态类似于正方体,它是由个面围成的,这些面都是,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都有条棱。
(2)点动成__,线动成__,面动成___。
(3)面与面相交成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_______,这说明白______的数学原理.
3.如图,其次行的图形围绕红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4、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你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吗?
老师展示粉笔盒的模型,让学生通过观看模型作出回答.
实行学生口答的形式进行,让尽量多的学生参加其中.
让学生进行抢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
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图片.
让学生经验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实力和视察实力.
让学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