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1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25-03-16约2.1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相识几何图形

【学问与技能】通过视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相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相识一些简洁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

能由实物形态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态,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相识.

【情感看法】

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爱好,通过与其他同学沟通、活动,初步形成参加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别简洁几何体.

【教学难点】

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一、情境导入,初步相识

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竞赛场馆宣扬片.

导语: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实行,尽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它恒久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图.(出示章前图)

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识的图形吗?

学生看书小组探讨沟通.

引导学生从四周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漂亮图形的图片或实物,相互沟通,并思索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识的图形吗?

【教学说明】奥运会的胜利举办向全世界呈现了我们祖国的综合国力,选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图作为引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增加他们的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些熟识或不熟识的几何图形,并结合生活中详细例子(如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等),说明探讨几何图形的应用价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爱好.

二、思索探究,获得新知

找一找探究教材第115页思索题并出示实物(如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铅笔、帐篷、卢浮宫、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教学说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棱柱、棱锥也是学生很熟识的图形,通过找一找,结合详细实例引入.从熟识的生活中识别立体图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议一议出示已打算好的教具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让学生看一看,比较视察后说说它们的异同.(老师巡察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互补充.)

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视察、感觉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分,是为了更好地识别几何体.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态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小组探讨后回答.老师提示学生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赛一赛小组长组织组员完成教材第116页思索题,并进行学习汇报.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平面图形学习,沟通各自的学习成果,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

三、典例精析,驾驭新知

例1如图,将下列两个图形沿AB剪开,再绽开,实际动手做一做,再比照实物画出绽开后的图形.

【解析】圆锥的侧面绽开图是一个扇形,底面是一个圆.圆柱的侧面绽开图是一个矩形,两底面是两个等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组成圆锥和圆柱的基本图形.

解:圆锥、圆柱的绽开图如下:

【教学说明】相识一个图形的组成,实际动手操作是最有效的途径.解完这道题,你应得到这样的启示:实践是相识生活、相识世界的必经之路.

例2请说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再依据你的感受简要说说它们的一些特征.

【分析】(1)—(6)的名称比较简洁识别,要擅长发觉其中所体现的独特特征.

解:(1)圆柱.特征:两个底面是圆的几何体;

(2)圆锥.特征:像锥体,且底面是圆;

(3)正方体(也叫立方体).特征:全部面都是正方形;

(4)长方体.特征:其侧面均为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面为正方形);

(5)棱柱.特征:底面为多边形,侧面为长方形;

(6)球.特征:圆圆的实体.

【教学说明】几何体的识别以直观为主,其几何特征也以形象感觉说明即可.当然,你还可以尽可能地从其他角度去感受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因为视察角度的改变,发觉的特征就可能不一样.试试看.

例3先视察下列图形,再动手填写下表.

【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四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2条对角线,六边形被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出的对角线条数恰为其边数与3之差即(n-3)条.所以构成的三角形为边数与2之差,即(n-2)个.

解:2,4,n-3;2,4,n-2.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2.教材第116页练习.

【教学说明】这两道题较为简洁,老师可让学生口答,如学生回答不全老师可补充.

【答案】略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觉了什么?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4.1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3.选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