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新学习单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新学习单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同读一本书新学习单”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表达,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书籍内容,激发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潜能。
2.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倾听、表达、交流。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入理解书籍内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②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③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①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筛选、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②引导学生克服阅读中的障碍,提高阅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③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④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增强自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图片、人物插图、情节概括图表以及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
3.教学工具:准备记号笔、便签纸等,以便学生做笔记和标记重点。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布置舒适的阅读角,并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工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最喜欢的书籍是什么?为什么?”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关于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有知识。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同读一本书新学习单”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阅读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举例说明:选取一本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经典书籍,通过故事梗概、人物分析、情节概括等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技巧。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不同的书籍,要求他们根据学习单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各小组根据学习单的内容,进行阅读、讨论、总结等活动,完成学习单上的各项任务。
-教师指导: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意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并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和交流。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完成学习单上的相关任务。
-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课堂延伸(约5分钟)
-安排一次小组间的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通过分享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7.课后辅导(约10分钟)
-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收集学生阅读学习单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知识点梳理
1.阅读技巧与方法
-阅读前的准备:了解书籍背景、作者信息,设定阅读目标。
-阅读过程中的注意点:关注人物、情节、主题,把握故事脉络。
-阅读后的总结: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主题思想。
2.小组合作与交流
-分组原则:合理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能力互补。
-合作方式:讨论、分享、总结,共同完成任务。
-交流技巧:倾听、表达、反馈,提高沟通效果。
3.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语言表达的得体性:根据场合、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4.阅读理解能力
-筛选信息:从大量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
-整合信息:将分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分析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5.阅读拓展与延伸
-课外阅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阅读分享:与同学、家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阅读反思: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6.阅读评价与反馈
-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同伴评价: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