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孔子廉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doc

发布:2018-08-31约2.9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子廉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摘要: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同时在廉洁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探讨和尝试,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今天,学校廉洁教育刚刚起步,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多,研究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廉洁教育是有借鉴意义和帮助的。   关键词:孔子;廉洁教育思想;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093-02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在廉洁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探讨和尝试,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   当前,我们正在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等文件精神,由于学校廉洁教育刚刚起步,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多,研究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廉洁教育是有借鉴意义和帮助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一、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求为政要起表率模范作用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时,不时地进行廉洁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孔子不断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要求在为政过程中要起表率模范带头作用。孔子认为尧、舜、禹、武诸先王为后世树统治者树立了仁政、德治成功的典范。《礼记?礼运》中记载孔子所言: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连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的太平盛世,是孔子所倡导的仁政、德治的最高境界。尧、舜、禹、武诸先王他们具有完美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他们还任用贤德之才,正因为他们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创造了大同社会,所以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美,并对后世的统治者来说,就是学习的榜样。   巍巍乎!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禹。(论语?泰佰)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为尧则之。荡荡乎!民为能名焉。微微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佰)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洫而尽力戏沟。禹,吾间然矣。(论语?泰佰)   在孔子看来,后世统治者要想实现合理有效的统治,只能向为尧、舜、禹、武诸先王取法,他们是理想君王的典范。   孔子认为,另一学习的榜样是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孔子认为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了。他多次把君位让出,人民不知该怎样称赞他呢。泰伯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孔子所处的时代,官吏贪污成风,奢侈腐化,世风日下,但当时的卫国大夫子荆在治理家业时,能做到自足而不贪,孔子也把他视为廉俭之风的典型而大力褒扬。这是孔子树立学习的另一榜样。另一位得意弟子颜渊,孔子也大力宣传,要求大家学习。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渊虽没从政,但他安贫乐道,艰苦朴素,贫贱不移。孔子认为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是非常高贵的,极力主张向颜渊学习,颜渊就是学习的榜样。   孔子不仅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典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做到言传身教。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尸子》卷下)这表达了孔子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抵制非义的财物,以维护自己的节操。这实际上孔子做到言传身教。   孔子在教学过程不仅主张向尧、舜、禹、武诸先王、泰伯、荆等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外,还要求为政之人在实际工作中要表率模范作用。孔子的弟子子路在从政方面有比较大的成就,曾经向孔子问政时,孔子告戒说: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孔子主张领导要先带好头,然后让人民勤勉地工作,办事不能松懈。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民,实际就是说要有仁、仁德,孔子还进一步阐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领导者(统治者)本身正派,不发命令人民也会服从,如果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之人本身不正,下严令也不会有人服从。孔子进一步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也就是统治者能端正自己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