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孔子情感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doc

发布:2016-12-23约7.5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子情感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txt“我羡慕内些老人 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孔子情感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黄 辉,钱海燕 (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上海 201300)* 摘 要: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古代教育家孔子情感教育思想的特点、功能、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情 感教育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观点,并就情感教育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和具体实施提出了具体思路。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孔子 The Significance ofConfucius’Affective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Universities Abstract: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Confucius’affective ed- u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view of incorporating affective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ways abouthow affective education can func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affectiv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fuciu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0-5757(2007)08-0001-03   一、引言 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期,要完成“生 活上自理、学习上自律、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自我教育、目标 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的自我适应的事件[1]。伴随着这 一过程,将出现学习、生活、交往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性;这 些不适应导致了其心理上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强烈的自主 心理但缺乏完全自控能力,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抗拒教育情 绪但又缺乏理性的判断,情绪不够稳定以及易走极端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学生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学习方法、生活方 式上加以引导,更要对其投入大量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教 师的坦诚与可信任,从而让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并乐 于向教育者谈论自己的问题和接受教育、引导与帮助,使其 健康成长。 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尚未引起 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和缺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之作用的认 识,因此造成了教育者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存在着一定的偏 差:一是“不爱”,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琐碎感到疲倦, 更谈不上对其投入情感。二是“偏爱”,教育者只是关注所 谓的“优秀学生”、“行为不规范的学生”以及有着某种特殊 关系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缺少应有的情感投入,即“抓两 头,放中间”。三是“溺爱”,过度地放纵、迁就学生,对学生 缺乏深入的了解,听之任之,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引导。 党中央国务院极其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 2004年连续就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重大决策,分别发表了中央8号和16 号文件。对于高校而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是当前的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深 入学习和领会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取得工作的实效。中共 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提出:“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 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 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正确实施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 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能起到一种良好的效果;否则就难以取 得应有的效果。因此,面对以上种种现象,我们必须反思, 如何让情感教育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使其成为有 效的教育手段?这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正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尽管孔子生活 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时代,为师教育的内容与现在大相 径庭,但是其情感教育为重的教育思想与相关的教育理念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 撇除历史因素,对孔子的情感教育思想重新加以剖析,“择 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掘 其价值所在并运用其中。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孔子情感教育思想剖析 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综观《论语》,一言以蔽之———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