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 信息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小学数学课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
信息技术
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城南小学 梁翠云
【摘? 要】【】
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有限的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小学生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会更加以他们的兴趣来左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能设计以趣味图形、图像、动画、数字、符号等相互配合,辅以精炼的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便于学生吸收、转化。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小数点搬家》这一课,我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小数点的位置的变化,制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对该枯燥的内容一下子就被动画场景吸引了,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呈现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数学化的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孩子,个体意识增强,合作意识减弱,有的孩子很不合群,农村孩子相对城市孩子来说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不善言谈,不善交往,严重影响学其合作学习与相互交流。其实农村的孩子很渴望参与活动,只是在学习中往往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方法,缺少有效的资源,农村购买教学挂图、教具、学具的经费少,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能力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制约着教师教的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跳跃的画面,带给孩子们许多欣喜,就挑起了他们诉说的欲望,那么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就无意之间培养起来了。
四、应用信息技术揭示规律,拓展思维的深度
运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用信息技术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难点,启迪学生的智慧?
其实,许多数学概念、数学模型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就是因为太抽象、不具体,如果仅凭教师的描述和讲解,往往是教师花了很大精力,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农村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游乐场,在上《8、7、6加几》时,我设计去“游乐场”游玩,通过“买门票”,“给20元钱”自由选择游乐项目,列出算式计算,大部分的孩子根本没有去过真正的游乐场,更别说玩过,以至于在要求他们写下感受时,有个孩子说:“为什么我‘玩’了这么多,可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呢?”。有了前车之鉴,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在教学《旋转和平移》时,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需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然后抽象出辨别两种现象的依据。将录下的春游时学生在游乐场的游玩情景,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的情景播放,让学生从其中找出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如摩天轮、海盗船、旋转木马等项目,升旗、擦窗、跑步等活动都含有这两种现象,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物体运动轨迹。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旋转和平移这两种现象的运动规律,使难点轻而易举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即时反馈,及时评价,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