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教师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讲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教师讲义)
知识网络:
教学目标:
1.
2.
3.掌握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会用代数方法研究一维的矢量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复习、总结、巩固练习;讲练结合。
教学
内容一 动量
知识点梳理
1、动量:
(1)定 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
(2)表达式:p=mv
(3)单 位:kg·m/s
2、动量的三性:
(1)矢量性: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针对某一时刻相对应。
(3)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3、动量的变化:
由于动量为矢量,则求解动量的变化时,其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在选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2)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1】一个质量为m=40g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1m/s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0.5m/s。求在碰撞过程中,乒乓球动量变化为多少?
解析: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乒乓球的初动量为:
乒乓球的末动量为:
乒乓球动量的变化为:
=
负号表示的方向与所取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内容二 冲量
知识点梳理
冲量:
定 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
表达式:I=Ft
(3)单 位:N·S
2、冲量的三性:
(1)矢量性: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如绳子拉物体做圆周运动,则绳的拉力在时间t内的冲量,就不能说是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对于方向不断变化的力的冲量,其方向可以通过动量变化的方向间接得出。
(2)时间性: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3)绝对性:由于力和时间的数值都是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的,所以冲量也跟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注意: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
【例2】 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
解析:力的作用时间都是,力的大小依次是mg、mgcosα和mgsinα,所以它们的冲量依次是:
点拨:特别要注意,该过程中弹力虽然不做功,但对物体有冲量
内容三 动量定理
知识点梳理
1、动量定理:
(1)内 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2)表达式:I合=Δp
(3)理 解:
① 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② 动量定理给出了冲量(过程量)和动量变化(状态量)间的互求关系。
③ 现代物理学把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形式)。
④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的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方向为正。
点拨:要注意区分“合外力的冲量”和“某个力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是“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而不是“某个力的冲量” 等于动量的变化量。这是在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经常出错的地方,要引起注意。
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质点组内各物体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也可以是相对运动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2)进行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给研究对象的力。所有外力之和为合外力。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内力)会改变系统内某一物体的动量,但不影响系统的总动量,因此不必分析内力。如果在所选定的研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就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然后求它们的矢量和
(3)规定正方向。由于力、冲量、速度、动量都是矢量,在一维的情况下,列式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和这个方向一致的矢量为正,反之为负。
(4) 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各外力在各个阶段的冲量的矢量和)。(5)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例3】 以初速度v0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t秒内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多少?
解析:因为合外力就是重力,所以Δp=Ft=mgt
点拨:有了动量定理,不论是求合力的冲量还是求物体动量的变化,都有了两种可供选择的等价的方法。本题用冲量求解,比先求末动量,再求初、末动量的矢量差要方便得多。当合外力为恒力时往往用Ft来求较为简单;当合外力为变力时,在高中阶段只能用Δp来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