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轻度认知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pdf

发布:2025-03-12约1.6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轻度认知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一、概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MCI诊断标准最早由Petersen等于1999年提出,该

标准虽然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但由于该标准主要针对遗忘型MCI进行诊断,因此,目前广泛采用

国际工作组2003年MCI诊断标准。该标准将MCI分为单认知域遗忘型、多认知域遗忘型、单认知域

非遗忘型和多认知域非遗忘型等4个亚型;对MCI病因进行了更全面的阐述,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小

血管病、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等缓慢起病的痴呆类型在临床症状达到痴呆前,轻度的病理变化均可

引起MCI。而脑外伤、脑炎、营养缺乏等可导致持久的MCI。虽然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

(NIA)2011年标准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A)2011年标准、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五版(DSM-5)分别就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MCI及MCI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但其基本内容均

与2003年MCI诊断标准一致。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总体MCI患病率是20.8%,提示中国

有2386万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MCI。

目前,MCI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痴呆前有症状阶段,每年有10%-15%

的MCI患者进展为痴呆,且2/3的AD患者由MCI转化而来。根据中国认知与老化研究(COAST

研究),截止到2009年,中国有920万痴呆患者,其中62.5%的痴呆患者都是AD导致。随着我国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MCI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早期诊断MCI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有着重要

的临床意义。

中医学认为MCI相当于“健忘”、“喜忘”、“善忘”、“呆病”、“文痴”等病证范畴。多

因先天不足,久病耗损,年迈体虚、七情内伤,夹痰、瘀、毒等病邪引起,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津液输布失常,脑失所养,髓海失充,神机失用而发为本病。

二、临床特点

(一)主要症状

1.认知功能减退:学习新知识和近期记忆力减退,是MCI的最常见症状。反复学习虽可得到改善,但

是仍达不到同龄人的水平。其健忘的表现较同龄人更为频繁和持久,有时会忘记约会时间、与人谈话

内容的细节、电视节目的情节等,记新面孔的能力下降。由于只是近期记忆力减退而远期记忆保持正

常,谈论过去经历时表现如常,因此记忆力减退常被人们所忽视。往往还可发现其思维变慢,反应迟钝,

思维可能不像以前那样清晰和有条理。语言上出现用词困难,不爱说话,或出现赘述。部分执行功能

也受累及,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判断力和计算力的减退等。

2.复杂的生活功能下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正常。但由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因而在复

杂的日常生活方面可能会出现认知能力轻度的减退,尤其在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复杂财

务问题、合理准备和烹饪膳食、使用新的家电设施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3.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MCI患者最初的精神行为学表现是隐袭出现的,主要包括抑郁、焦虑、

激越、淡漠、社会退缩(如情感平淡,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患者对记忆及其他认知损伤,给

生活带来的挫折与不便,经常会变得易怒。

(二)辅助检查

包括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详见(二)MCI的临床评估)。

三、诊断

(一)MCI诊断标准

1.患者或知情者报告,或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发现认知的损害;

2.存在一个或多个认知功能域损害的客观证据(来自认知测验);

3.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但保持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

4.尚未达到痴呆的诊断。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A)制订的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

MCI的诊断标准,在上述MCI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标志物的内容,包括Aβ沉积的生物标

志物和神经元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但该内容只用于临床或基础研究,并不是临床诊断所必需。

以上标准只是MCI的一般标准,实际操作中如何对认知障碍但是没有达到痴呆程度进行界定,

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另外,不同病因导致的MCI其具体的诊断标准不同,临床应灵活使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