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二.现代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多媒体(CAI)课件的特点 (1)体现集成性(把声、图、文、像并用) (2)体现交互性(区别其他教学软件的特点之一,结构 是非线性的) (3)个别性(个性化)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选择适合自己特点、能力的途径。 (4)体现教育性(体现重点、难点)、科学性(不可有错 误)、艺术性(颜色协调、构图合理)。 (5)技术性(声音、图像要清楚)。 第六讲:教材的编写、选择与使用 叁、历年试题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一、测试的作用与目的(刘书P378) 1、评估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2、评估人才,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据。 3、是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4、推广母语教学,扩大母语影响。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二、测试的种类(考试指南P92)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四大类。H.S.K.是一种水平测试(99填空) 1、水平测试 目的: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 特点: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 准客观。 原则:能够有效的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2、成绩测试(课程测试) 目的: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 所学课程的情况。 特点:跟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紧密相关,可 以测定受试者的学习成绩,但不一定 能反映受试者的语言水平。例如:期 中、期末考试,结业考试、毕业考试。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96术语解释) 成绩测试是一门或一种课型的一定学习阶段的测试。用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包括:期中、期末考试,结业考试、毕业考试…… 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一般而言有专门的考试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以尽可能客观的标准来测量考生的目的语水平。包括:HSK、TOFEL…… 期中、期末考试是语言测试中的成绩测试。(03选择)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3、诊断测试 目的:检查受试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预期的要求。 特点:A 不受教学进度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 B 测试内容可以相对集中,突出针对性。 4、潜能测试 目的: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 测试内容:模仿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三、命题 1、标准化试题和非标准化试题(从命题过程和试题的可靠性程度的角度划分) A.标准化测试:一般以现代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为依据,遵照科学的程序,对考试的全过程,从设计、命题到评分、分析等实施标准化运作,严格控制误差,能高效、准确的测出受试者的真实语言水平。 B.非标准化测试: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而自行设计、命题、实施测试以及进行评分的测试。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2、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按评卷的客观化程度划分) A.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例如:作 文、口试、翻译…… 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性试题(02填空) B.客观性试题: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 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 多项选择、判断正误……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3、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按试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特点划分) (00术语解释) A.分立式试题: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如:填空、改错、多选…… B .综合性试题: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的语言能力。如:听力理解、完形填空、写作……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按照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分立式测试。(02选择) C.分立式试题的优点: ①针对性强 ②客观性、标准化 缺点:各个项目测试的结果的总和不一定 能反映受试者的整体语言水平和语 言能力。 第七讲:测试与评估 四、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1、性质: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