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第一节 语言学(一);(一)普通语言学对人类语言某些特征及规律的概括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单单灌输语言知识。
;(二)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启发和指导
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对比语言学,任务是对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共时对比,描述它们的异同,总结规则。
如: 在桌子上on the table
在桌子下under the table
在政治上 in politics
在……基础上on the basis(of)
;;再如:语序对比。名词及其修饰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顺序。如汉语、英语句式语序对比:
他昨天坐火车去上海了。
He went to Shanghai by train yesterday.
;*除爬山外,他们都游泳了。
*除了排球,所有球类运动他也喜欢。
A、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besides him.
;(三)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吸收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二、对外汉语教学对语言学的促进
对外汉语教学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阵地,不但拓展了语言学研究领域,而且成为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使之不断发展、完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有许多问题是现有语言学理论无法解决的,需要语言工作者,包括语言教育者去共同研究解决。
;1、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可以检验、完善汉语本体研究。;;三、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二)转换生成语法;(三)功能主义语言学;第一节 语言学 (二);一、与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势
1、? 语音方面
; 2、? 词汇方面
; 3、? 语法方面
(1)语法结构简明,句子、短语和词的结构关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2)汉语形态变化少,便于掌握和运用。
; (1)声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最大难点。
(2)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分不易掌握。
(3)音变是语音教学中的难点。 ;3、语法方面
(1)虚词、量词的运用;代词的活用;离合词、兼类词问题。
(2)补语问题。
(3)语序问题。
(4)同义句式的用法问题。
(5)汉语的意合法。;4、汉字方面
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组合方式多样,多音常用
字多,同音不同义字多,存在难认、难写、难记等问题。;第二节 教育学;(三)教育主体观
(四)教学法的改进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学法也在不断改进。现代的教学法开始注重学以致用,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教育学的促进作用;三、教学过程的模式;;四、主要教学方法;第三节 心理学;1、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积极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不怕犯错误。
3、既注意语言的功能,又注意表达功能的形式。
4、把学习和习得结合起来。
5、注意泛听泛读,把握要点和大意。
6、在两种文化之间保持理想的距离,自尊心和移情都要适度。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不同的语言教学法是以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
(一)听说法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作为依据,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创始人:华生;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
特点: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的方法。
;(二)认知法以认知心理学的唯理论能力和复杂抽象概念能力为依据。
代表人物:奈塞尔
主要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有机体。
;(三)咨询法、交际法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依据,强调人有发展自身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代表人物:罗杰斯
主要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有自由的意志,有发展自身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人有自我指导能力,能认识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正确方向,要关心人,信赖人,真诚待人。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学;在两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由于缺乏对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而容易造成交际的困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目的在于排除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跟中国人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一、语言交际
某些词语的使用要受特定交际情境的影响,要考虑说话人、听话人的关系和地位。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这些,不懂得这些因素后隐藏的文化规则,就可能出现偏误。
教学中还要注意汉语中的典型交际用语,它们与西方国家的也有显著的差异。
;二、非语言交际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称之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