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找寻心灵桃源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01].docx
《登快阁》—找寻心灵桃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登快阁》—找寻心灵桃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登快阁》这首诗,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寻找心灵的桃花源”。本诗为宋代文学家杜甫所作,描绘了作者登快阁所见的美景,以及在此背景下对人生、理想的感悟。具体内容包括:
1.诗歌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4.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登快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感受、理解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背诵《登快阁》全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杜甫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③学习并运用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提升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把握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②理解诗歌中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色,如“快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象征。
③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和联想的方法,将诗歌中的意象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达到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学习。
2.辅助材料:收集与《登快阁》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诗歌注释等辅助学习材料,以及相关的古诗词鉴赏视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诗歌意境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合理安排座位,预留出讨论和活动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
-提出问题: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桃花源”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心灵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登快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杜甫其人其诗。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情感表达分析: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核心素养培养:通过比较《登快阁》与其他同类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情境模拟:模拟诗人登快阁的情景,学生扮演诗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诗人和评论家,进行角色对话,探讨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巩固练习(用时5分钟)
-诗歌背诵:学生集体背诵《登快阁》,加强记忆。
-情感体验: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情感体验,加深理解。
5.课堂小结(用时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6.作业布置(用时3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感兴趣的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并写下感悟。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境创设、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知识点梳理
1.作者与背景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登快阁》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2.诗歌内容
-首联“快阁凌霄汉,天梯上翠微。”描绘快阁的高耸和壮丽。
-颔联“中有长生客,登高望八荒。”表现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
-颈联“自怜毛发白,空对酒歌声。”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此身如梦幻,何地是归程?”反映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3.意象与意境
-“快阁”作为诗歌的核心意象,象征着高洁、超脱。
-诗歌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胸怀。
4.情感表达
-诗中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