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经营业务的核算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企业经营过程的核算 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 产品生产业务(成本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财务成果的核算 第三节 产品生产业务(成本费用)的核算 一、成本费用的概念及分类 二、生产费用的核算 三、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成本费用的的概念 1.费用的含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征 费用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 费用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3.费用的确认原则 企业所发生费用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一、成本费用的的概念 费用和成本的关系 1.成本: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 2.区别:费用是指某一时期内为进行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它与一定时期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某一产品而消耗的费用,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时期。 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一、成本费用的的分类 (一)费用按其经济内容的分类 1、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和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为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各种燃料、动力等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2、工资费用和职工福利费用。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以及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3、折旧费用和修理费用。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所提取的折旧和为维持固定资产使用效能发生的修理等劳动资料方面的费用。 4、其他。主要包括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和不属于上述各项目的各项费用支出等。 一、成本费用的的概念及分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可以将费用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大类。其中,生产费用按与生产产品的相关性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按其经济用途进一步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1、生产费用 (1)直接生产费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燃料与动力、直接参与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等,即生产成本。 (2)间接生产费用;生产车间的其余费用,即制造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车间固定资产折旧、收电费等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 1.产品成本核算程序,是指从生产费用的发生开始,直到计算出完工产品实际成本的顺序和步骤。 2.基本步骤是: 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即区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将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各种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制造费用的分配问题。 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计入同一成本计算对象里的生产成本在其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成本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科目,属于成本类科目,它是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该科目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借方归集全部生产费用;贷方登记转出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成本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2、“制造费用”科目,属于成本类科目,它是用来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一般是车间进行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车间办公费、水电费等。 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记入本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月终,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时,记入本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的贷方。本科目一般月末无余额。 成本费用核算的账户设置 3.“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类薪酬。包括各种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事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务关系给予的补偿等。贷方登记应发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支付的工资,期末一般无余额。本科目一般根据“工资单”或“工资汇总表”进行登记 第一步成本费用发生和归集的核算 利用实例讲解 例1.生产车间要素费用的核算 ABC公司发出材料汇总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50000 生产成本—B产品 250000 制造费用—材料费 40 000 管理费用 10000 贷:原材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