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1-13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供应不足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轻度的瘫痪或死亡。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的一种,它是由于血管栓塞或动脉痉挛等原因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引起的。虽然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法,但是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血栓通是一种可溶性血栓溶解剂,可迅速清除脑部的血栓和血小板凝块,从而恢复脑血流。目前血栓通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但是针对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还比较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安全性。

具体目标如下:

1.评估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2.分析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3.评估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案设计

本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随机性、对照性临床研究。将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注射用血栓通组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将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将通过静脉注射血栓通进行治疗。

2.研究对象

病例将于缺血性中风发生后72小时内招募,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将纳入研究:

1)明确的缺血性中风诊断;

2)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

3)年龄在18岁到75岁之间;

4)符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的适应症。

3.研究指标

研究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2)生存率和复发率;

3)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4.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性、对照性的研究方案,旨在评估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挖掘出更好的治疗策略,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本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并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