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14约1.0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急性缺血性中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当前,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西药疗法,但该疾病疗效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高龄或合并症患者。 中医疗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即可从整体上调节患者身体的气血等方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已有若干研究表明,中医综合疗法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效果不错,但这些研究结果可靠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医综合疗法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指标将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分析,评估中医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入选标准,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入选标准包括: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病程不超过5天;比较自主意识恢复;轻度、中度或重度肢体功能障碍;年龄为40-80岁;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脑出血或其他病变所致的脑卒中;伴有其他重要器官病变;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治疗。 2.2 实施方案 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包括针灸、中草药口服等治疗方式,针灸选择风池、合谷、涌泉、大椎等穴位,中草药口服药方将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用药周期为4周;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凝、纤溶酶原激活剂、神经保护剂等药物,药物治疗中需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 2.3 疗效评估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卒中中心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的行动、感觉、语言和视觉能力,评估时间为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同时,还将记录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四、论文进度安排 本研究的时间安排如下: 2021年5月-6月:研究方案及流程制定。 2021年7月-10月:研究对象的筛选、分组及治疗实施。 2021年11月-2022年4月:临床随访、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 2022年5月-7月:完成论文书写和修改,答辩。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利于探究中医综合疗法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对中西医结合以及优化临床医疗手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