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pdf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第1页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
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
括偏瘫、失语、失用等。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
抗凝和手术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副作用大、治疗时间长等
缺点。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中风治疗方法对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
重要的价值。
清脑通脉胶囊为一种中药配方,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
以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它由多种中药组成,成分之
间互相协调,相互促进,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有效地改善中风患者的
神经功能,促进其康复。但是,关于清脑通脉胶囊在治疗痰热血瘀型缺
血性中风(中经络)的临床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
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促进其康复。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
(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
(2)年龄在40~70岁之间;
(3)无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疾病;
(4)在病发后3个月内,未接受任何针对中风的治疗。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第1页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第2页
2.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
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清脑通脉胶囊治疗,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血流
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3.研究方法
(1)试验组:清脑通脉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2)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或者进行手术
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国际神经功能缺损分级(NIHSS)评分
法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②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颈内动脉、椎动脉流量、颈动脉硬度等指
标。
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
行评估。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次和比例描述,连
续资料采用均值和标准差描述,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P<
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预计清脑通脉胶囊可以有效地改善痰热血瘀型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清脑通脉胶囊的治疗安全性也得到验证。
五、研究意义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第2页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第3页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望填补清脑通脉胶囊在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
风(中经络)的临床研究空白,探索一种新的中风治疗方法,为痰热血
瘀型中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促进其康复。
清脑通脉胶囊治疗痰热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