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A181201 课程学时:24学时
课程学分:1学分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是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提供学生解决职业生涯问题、决策制定及就业的基础知识;全面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掌握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熟悉就业程序,掌握就业技巧,顺利实现就业。
2、教学目的和任务
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求职择业的实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国家和地方,行业和部门);
3、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4、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合法权益的自我维护;
5、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
6、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了解自主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和条件,重点使学生明确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和意义,注重自主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培养,掌握自主创业的程序、创办企业所需条件、创办企业程序等。
(二)能力技能方面
运用职业测评系统,编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
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
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信等物质准备和心理
准备;
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
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就业能力,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取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讲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详细介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技巧和原则,了解就业派遣的相关程序。难点主要是就业实务技能训练,如何更好的把教学和训练结合在一起。?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2007年5月第1版,21世纪高校公共基础课平台建设规划教材,蒋德勤主编,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2006年8月第一版,安徽省高校省级规划教材,陈贤忠.虞志方主编,黄山书社);
3、《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4、《求职必胜――通向职场的桥梁》(多媒体音像资料,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等。
六、考核方式及授课安排
(一)课程考核方式:考查
考查由学生处组织实施,具体为平时成绩20%,其中课程表现10%,包括考勤、课堂讨论、作业等;实践操作10%(第四学期为“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第七学期为撰写求职信和设计个人简历),期末考试80%。
(二)成绩记载:为五级记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授课安排:
1、一般安排2-4个班级合班授课;
2、授课教师由各学院根据开课班级推荐,经学生处审查后确定;
3、各学院课表安排(或教学日历)请于每学期第一周报学生处,以便于检查、抽查,授课期间,学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将组织旁听部分教师授课;
4、授课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按照学校要求准备教案、讲义,备查;
5、授课教师课时工作量的考核,由各学院填报,经学生处审核确认后,再按程序报教务处计算课时工作量。
七、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 程 内 容 讲授学期 课堂讲授 实践环节 小计 绪论 2 2 2 社会职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 2 2 4 大学生就业目标的选择 2 1 1 大学生择业准备 2 2 2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2 1 1 考试 2 2 大学生择业基本程序 7 2 2 求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7 3 1 4 大学生就业的法律问题 7 2 2 毕业生派遣及相关问题 7 2 2 考试 7 2 合 计 17 3 24
第一讲:绪论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2、我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3、我校大学生就业状况
4、就业形势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制度
1、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发展变化
2、大学生就业市场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述
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含义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和任务
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式
4、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第二讲:社会职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社会职业概述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三、职业生涯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