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doc

发布:2024-06-09约3.9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最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6

授课对象:所有专业总学时: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以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人文素养为基础,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能力,最终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

在能力、技能方面: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

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

小计

理性认识大学生活(大一上)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大一上)

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大一上)

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大一上)

职业选择(大一下)

职业素质培养(大一下)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大一下)

职业生涯发展与设计(大一下)

创业准备与实务(大二上)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大二上)

求职前的准备工作(大二上)

⑵做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⑶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重点:

如何理性认识大学生活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我的需要、兴趣、态度、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结合职业特别分析,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2、内容:

⑴自我认识的内容;

⑵常用职业测评方法介绍;

⑶自我评价的原则;

⑷自我评价方法;

3、重点

自我评价

第三章.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1、目标:

2、内容:

⑴专业概况、课程体系;

⑵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需求情况;

⑶专业就业动态和趋势;

⑷职业对所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重点:

第四章.职业理想与职业发展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职业理想的内涵。

2.了解职业理想的形成和发展。

3.初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想

4.解决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内容:

⑴职业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⑵职业理想的树立与影响因素;

⑶职业评价与职业流动;职业发展理论;

⑷当代职业发展的趋势;

⑸大学生职业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3、重点:

如何正确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想

第五章.职业选择

1、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择业决策。

2、内容:

⑴就业流向与职业选择;

⑵职业选择的原则;

⑶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匹配;

⑷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

⑸职业选择的决策及过程分析;

3、重点:

职业选择的原则及决策

第六章.职业素质培养

1、目标:

本次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在校期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优良的职业品质。

2、内容:

⑴社会职业及其分类;

⑵职业素质内涵和要求;

⑶影响职业素质的因素;

⑷职业素质的拓展;

3、重点:

重点掌握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第七、八章.职业生涯规划

1、目标:

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的设计内容与方法,掌握实施步骤和原则,并根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个人特点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独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

2、内容:

⑴职业及其含义;

⑵了解职业生涯的由来;

⑶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⑷⑴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内容、原则、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

⑸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因素;

⑹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⑺职业生涯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