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201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教学大纲
执笔人:翟成蹊
审查人:曾庆发
学院院长:曾庆发
2013.2.16 修订
PAGE \* MERGEFORMAT1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代码: 1036GX
学分与学时: 0.5学分;12学时。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授课对象: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介绍国家就业形势、各级政府部门及学校的就业政策、就业派遣程序与手续办理等,使大学生做好就业求职准备、掌握求职礼仪与面试技巧,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 教学原则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要科学地讲述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2)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提高职业竞争能力,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把传授知识同提高学习质量、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3)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指导相结合
要面对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特点加强个别指导,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经验分享、社会调查、模拟招聘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联系个人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强调通过案例教学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在讲述理论的同时,注重帮助学生进行情商修炼和素质拓展。
四、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讲 就业形势与政策
目的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了解全国高校毕业生及医学生的就业形势,熟悉国家、湖北省出台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掌握新医改对医学生就业创造的机遇和促进作用。
授课学时:2学时
重点与难点:医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与整体介绍
一、就业指导的目的与意义
1. 就业指导课开设的背景 :大学生就业难
2. 就业指导的定义
3. 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4. 就业指导的意义
二、课程简介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本课程共分两个部分,即针对大一新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三大四学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建立职业生涯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上,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初步能力,并针对已作出的职业生涯决策制定行动方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共10个学时,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2学时),自我认知(职业性格认知、职业兴趣认知、职业价值观认知、职业能力认知,共计5学时),职场认知(1学时)、职业生涯决策与行动(2学时)。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介绍国家就业形势、各级政府部门及学校的就业政策、就业派遣程序与手续办理等,使大学生做好就业求职准备、掌握求职礼仪与面试技巧,以此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共12个学时,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2学时)、职业选择与就业心理调试(2学时)、就业信息收集与材料准备(2学时)、求职礼仪与面试技巧(2学时)、职业适应与实习准备(2学时)、就业派遣程序与手续办理(2学时)。
三、教材
主要教材:吴冰、周艳,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四、成绩评价
1. 随堂表现(40分)
随堂表现以模拟招聘课的表现为主,兼顾考勤和平时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60分)
根据自己的目标职位要求,制作一份符合招聘要求的求职信与简历,须附上招聘职位信息与招聘要求。
课后作业以电子版为准,请班长收齐后统一发送至psychway@。
第一节 就业形势
一、大学毕业生前程途径分析
二、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二、医学生就业形势
三、我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
四、本专业毕业生近年来就业情况
第二节 就业政策
一、国家、湖北省出台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二、新医改对医学生就业创造的机遇和促进作用
三、“三支一扶”等国家级、省级基层就业项目相关政策
四、我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