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62?20±38?21ml;手术时间111?72±35?07分钟;术后肛门排气3?75±2?75天;术后住院天数5?85±0?75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较理想且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257
2001年1月~2007年5月我科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80例,由于加强了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35?15±5?46岁;单发肌瘤102例,多发肌瘤78例。最大肌瘤10cm×9cm×9cm(浆膜下3例,肌壁间2例),最小肌瘤1cm×1cm×1cm。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后我们常规给予心理安慰,仔细、耐心的解释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向患者介绍腹腔镜设施的原理及腹腔镜手术痛苦小、出血少、创伤轻、愈合快、无瘢痕的优势,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②术前检查的护理:手术前患者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对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是十分必要的,应让患者认识到这些检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术前检查。如对检查前的饮食、药物、睡眠等因素的控制,护士都要做到一丝不苟。③皮肤护理:手术患者的术前皮肤护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一环,备皮的范围和清洁程度都是需要重视的,尤其是隐蔽部位的皮肤护理和准备,如腋窝、脐眼、会阴部等。皮肤护理和皮肤准备时要和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因皮肤护理和皮肤准备造成不应有的皮肤损伤。④饮食与胃肠道护理:手术患者术前饮食及胃肠道护理值得重视,如果护理不当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如果距离手术日时间较长,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学问题,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术前一日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可进易消化半流质食物,适当减少纤维素的摄入,牛奶、豆制品、糖分较多的食物易产生气体而引起肠胀气,术前一日应尽量避免。术前的禁食、肠道清洁护理更应认真对待,以免术中呕吐误吸,引起不良后果。⑤其他方面的护理:对阴道的清洁护理,抗生素皮试、麻醉药物的过敏性试验等。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①术后未苏醒的护理:对术中患者的情况要进行认真的交接,床位安置要合适,平卧、去枕,头应偏向一侧,避免呕吐误吸,注意吸氧的流量要适宜,呼吸道是否通畅,持续性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②管道护理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扭曲、滑脱及受压,观察腹腔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协助患者保持引流管方向的侧卧位,以利引流液的流出;尿袋及引流袋需低于耻骨联合,以免尿液及引流液返流引发感染。每日予1:2000新洁尔灭液会阴冲洗2次,保持会阴部清洁。③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护理具体措施为: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进行腹部按摩。术后第1日采取半坐卧位,禁食,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术后第2日指导病人床上活动,活动四肢,隔2小时活动1次,每次5~10分钟;每2小时协助翻身1次;术后第3天协助病人床上坐起;术后5日内禁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防诱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原因是过早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造成胃壁水肿、胃液潴留,使胃动力下降。取新鲜白萝卜洗净后切成丁状,榨出液汁,无菌纱布过滤残渣,取50ml汁液装入钵内,再加入蜂蜜50ml搅匀,加热汁液使其温度保持在38~40℃,术后24小时让患者口服,2次/日。④早期下床活动及护理:腹腔镜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改善肌肉松弛,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胃肠功能,预防和减轻腹胀。术后6小时内,可为患者活动并按摩四肢,并协助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术后6小时,逐渐增加翻身次数并可取半卧位,术后第2天,在护士及家属的陪同下,根据个人耐受力逐渐在病区内活动。
结 果
本组180例,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经过顺利,手术时间111?72±35?07分钟;术中出血62?20±38?21ml;手术时间111?72±35?07分钟;术后肛门排气3?75±2?75天;术后住院天数5?85±0?75天。发生皮下气肿8例,术后2±2天消失。全部患者术后第2天拔除尿管并鼓励其下床活动。所有病例术后1个月,3个月复诊,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月经正常。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