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704氮测定法.pdf

发布:2017-08-29约2.2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704 氮测定法 本法系依据含氮有机物经硫酸消化后,生成的硫酸铵被氢氧化钠分解释放出氨,后者 借水蒸气被蒸馏入硼酸液中生成硼酸铵,最后用强酸滴定,依据强酸消耗量可计算出供试品 的氮含量。1 第一法(常量法)2 (无修改,略)。 3 第二法(半微量法) 蒸馏装置如图。图中 A 为 1000ml 圆底烧瓶,B 为安全瓶,C 为 连有氮气球的蒸馏器,D 为漏斗,E 为直形冷凝管,F 为 100ml 锥形瓶,G、H 为橡皮管夹。 连接蒸馏装置,A 瓶中加水适量与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加玻璃珠或 沸石数粒,从 D 漏斗加水约 50ml,关闭 G 夹,开放冷凝水,煮沸 A 瓶中的水,当蒸气从冷 凝管尖端冷凝而出时,移去火源,关 H 夹,使 C 瓶中的水反抽到 B 瓶,开 G 夹,放出 B 瓶 中的水,关B 瓶及 G 夹,将冷凝管尖端插入约 50ml 水中,使水自冷凝管尖端反抽至 C 瓶, 再抽至 B 瓶,如上法放去。如此将仪器内部洗涤 2~3 次。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氮量 1.0~2.0mg ),精密称定,置干燥的30~50ml 凯氏烧 瓶中,加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0.3g 与 30 %硫酸铜溶液5 滴,再沿瓶壁滴加硫酸 2.0ml ; 在凯氏烧瓶口放一小漏斗,并使烧瓶成 45°斜置,用小火缓缓加热使溶液保持在沸点以下, 等泡沸停止,逐步加大火力,沸腾至溶液成澄明的绿色后,除另有规定外,继续加热 10 分 钟,放冷,加水 2ml 。 取 2 %硼酸溶液 10ml,置 100ml 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5 滴,将 冷凝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然后,将凯氏烧瓶中内容物经由 D 漏斗转入 C 蒸馏瓶中,用水少 量淋洗凯氏烧瓶及漏斗数次,再加入 40 %氢氧化钠溶液 10ml,用少量水再洗漏斗数次,关 G 夹,加热 A 瓶进行蒸气蒸馏,至硼酸液开始由酒红色变为蓝绿色时起,继续蒸馏约 10 分 钟后,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气继续冲洗约 1 分钟,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05mol/L )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 用空白试验(空白和供试品所得馏出液的容积应基本相同,约 70~75ml )校正。每 1ml 硫 酸滴定液(0.005mol/L )相当于0.1401mg 的N 。 取用的供试品如在 0.1g 以上时,应适当增加硫酸的用量,使消解作用完全,并相应地 增加 40 %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 【附注】 (1)蒸馏前应蒸洗蒸馏器 15 分钟以上。4 (2 )硫酸滴定液(0.005mol/L )的配制: 精密量取硫酸滴定液(0.05 mol/L )100ml,置 于 10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 第三法6 (定氮仪法)本法适用于常量及半微量法测定含氮化合物中氮的含量 半自动定氮仪由消化仪和自动蒸馏仪组成;全自动定氮仪由消化仪、自动蒸馏仪和滴 定仪组成。 根据供试品的含氮量参考常量法(第一法)或半微量法(第二法)称取样品置消化管 中,依次加入适量硫酸钾、硫酸铜和硫酸,把消化管放入消化仪中,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方法 开始消解(一般 150℃,5 分钟(去除水分);350℃,5 分钟(接近硫酸沸点);400 ℃,60~ 80 分钟)至溶液成澄明的绿色,再继续消化 10 分钟,取出,冷却。 将配制好的碱液、吸收液和适宜的滴定液分别置自动蒸馏仪相应的瓶中,按照仪器说 明书的要求将已冷却的消化管装入正确位置,关上安全门,连接水源,设定好加入试剂的量、 时间、清洗条件及仪器参数等,开启全自动蒸馏仪开始自动蒸馏和滴定。半自动的取馏出液 照第一法或第二法滴定测定氮的含量。       起草单位:浙江大学药学院  审校:浙江大学药学院   曾苏  复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张启明                                                                 1 一部的Ⅸ  L 氮测定法和二部的Ⅶ  D 氮测定法没有方法原理,建议采用三部 VI A 氮测定法 的叙述。  2 一部和二部的第一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