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氮测定法.doc

发布:2017-04-18约3.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4 页 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编号:STP-CA-036-01 氮测定法 编 订审 核审 定批 准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 年 月 日分发质量部(1份)、化验室(1份)执行年 月 日页数共 2 页复制2份目 的:明确氮测定法的标准操作 范 围:氮测定法检查 职 责: QC检验员负责按本标准对样品进行检测复核,对检验结果负责 QC主管负责本标准的起草,对出具的检验报告负责 内 容: 1.简述 1.1氮测定法《中国药典》适用于含氮有机物的含氮量测定。 1.2本法系将供试品在硫酸及催化剂作用下,经强热分解使有机氮转化为硫酸铵,再经强碱碱化使氨馏出并吸收于硼酸液,最后用硫酸滴定液滴定,求出氮含量。简述为消化、蒸馏及滴定三步。 1.3氮测定法分第一步(常量法)与第二法(半微量法),应按该品种项下的规定或具体试验选用。 2.仪器与试药 2.1仪器 2.1.1常量定氮仪由500ml凯氏烧瓶、氮气球和冷凝管组成。 2.1.2半微量定氮仪由1000ml圆底烧瓶、连有氮气球的蒸馏器和直形冷凝管等组成。 2.1.3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的天平,适用于精密称取0.1g以上者;感量为0.01mg的天平,适用于精密称量0.1g以下者。 2.1.4消化应用可调压电炉加热。蒸馏可用可调压电炉或电热套加热。 2.1.5蒸馏连接用的乳胶管或橡胶管,应用氢氧化钠试液煮20min,洗去碱液后用水煮沸,洗净,晾干。 2.2试药 2.2.1试剂均为化学纯。 2.2.2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应符合《中国药典》附录规定。硫酸滴定液(0.005mol/L)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定量稀释制成。 2.2.3试液、指示液的配制均符合《中国药典》附录规定。 2.2.4硫酸铜用作消化催化剂;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用以提高硫酸的沸点,也可将硫酸钾与硫酸铜按10:1比例混合研匀使用。 3.操作方法 3.1第一法(常量法) 3.1.1称样: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氮量25-30mg),精密称??,置干燥的500ml凯氏烧瓶中。供试品如为固体或半固体,可用定量滤纸包裹加入,也可直接称入。 3.1.2消化:在凯氏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10g和硫酸铜0.5g,再沿瓶壁缓缓加入硫酸20ml;若瓶颈上有少量供试品黏附,可用硫酸冲下(保证样品在硫酸液面以下)。加玻璃珠或沸石2-3粒,在瓶口置一小漏斗并使烧瓶成45°斜置,用可调压电炉缓缓加热,此时烧瓶内物质炭化变黑、溶解;继续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以下,等跑沸停止,消化液由黑色渐变棕色时,强热至沸,待溶液成澄清的绿色后,除另有规定外,继续加热30min,放冷,沿瓶壁缓缓加水250ml,摇匀,放冷。 3.1.3蒸馏:沿瓶壁加40%氢氧化钠溶液75ml,使流至瓶底自成一液层,加锌粒数粒,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氮气球可防止碱液溅入硼酸吸收液)。另取2%硼酸溶液50ml,置500ml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液10滴,将冷凝管尖端浸入硼酸溶液的液面下;轻轻摇动凯氏烧瓶,摇匀(防止温度骤然变化引起硼酸接收液倒吸),加热蒸馏(蒸馏时不易泡沸过高,以免溅满氮气球),蒸至接收液的总体积约为250ml时,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使蒸汽冲洗约1min,用水淋洗尖端,停止蒸馏。(蒸馏过程不可突然降低温度,以免硼酸吸收液倒吸。) 3.1.4滴定:馏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空白馏出液的容积应与供试品所得馏出液的容积基本相等)校正。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401mg的N。 3.1.5空白试验:照供试品消化、蒸馏、滴定的全过程,以相同条件下做空白试验,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相同的终点,其读数用于校正供试品滴定的读数。 3.2第二法(半微量法) 3.2.1称样: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氮量1.0-2.0mg),精密称定,置干燥的30-50ml凯氏烧瓶中。供试品如为固体或半固体,可用定量滤纸包裹加入,也可直接称入。 3.2.2消化:在凯氏烧瓶中加入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0.3g和30%硫酸铜溶液5滴,再沿瓶壁缓缓加入硫酸2.0ml,并加玻璃珠1-2粒,在烧瓶口置一小漏斗,用小火缓缓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