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4卷 第 3期 石家庄学院学报 Vo1.14.No.3
2012年 5月 JournalofShijiazhuangUniversity Mav2012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陈新景,何俊华
(石家庄学院 教育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 要:采用小学生学习品质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
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后的小学生在学
习品质总分以及学习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父母教养方式;干预研究;小学生;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972(2012)03—0107—04
O 引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质量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独立
于 “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的另一教育 目标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又称情感 目标)”,小学生学习品质
(动机、兴趣 、态度等)是情感 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还是学生提高知识
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的动力性机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配合学校教育注重子女优 良学习品质的培养.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
化 .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实质I1.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化及
人格形成有好的影响,而惩罚、干涉和过度保护则有负面作用,即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发展呈正相
关,消极教养方式则与孩子的发展呈负相关.因此关心孩子的社会化发展问题就要注重父母教养方式的科
学性及不断完善.然而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有些家长在与小学生的沟通和教育中不讲究策略与方式,阻碍了
小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如厌学情绪、消极归因、过于 自卑或焦虑等,制约了小学生的学业乃
至其全面发展.本研究 旨在提高父母沟通能力和行事效力,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品
质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促进小学生优 良学习品质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研 究对象
对某小学四年级4个 自然班的学生学习品质及其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试 ,选取测试结果等质,且班上
人数相等 (均为46人),并兼顾男女比例的2个班,设为实验班和控制班.
1.2 研究工具
采用教育实验法、测验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使用的测验问卷有 《小学生学习品质问卷》(自编),该问卷
共 63题 。测查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 目标 、学习归因、学习意志、学习方法、应试心
理、创新思维,共9种学习品质.标准化问卷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中文版)I,共66个题 目评价
父母的教养方式 。由于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因子根据 问卷说明而被删除,因此
父亲的教养方式包括 5个因子 ,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 (F1);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
父亲拒绝 、否认 (F4);父亲过度保护(F5).母亲的教养方式包括4个因子,分别是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1);
母亲过干涉、过保护(M2);母亲拒绝、否认 (M3);母亲惩罚、严厉(M4).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收稿 日期:2012—02—27
基金项 目:石家庄市教育科学 “卜一五”规划课题 (201011003)
作者简介:陈新景(1969一),女,河北邢台人,副教授 ,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研究
万方数据
108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2年5月
1.3 研究程序
1.3.1 前测
对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生进行学习品质测试,对学生父母进行教养方式测试.
1.3.2 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对实验班家长的干预,开设家长成长课程.利用周末2天时间,开设亲子教育、家庭关系专题讲座,旨在帮
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子女观、教育观和人才观等.设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