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精品备课课件:第六章金属本章总结提升(共47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总结提升 [解析] 由图可知,使用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CO2,由于石灰水浓度比较小,不可能将生成的CO2完全吸收,还有部分二氧化碳可能会随着CO气流一起逸出,从而导致实验测得的数据出现误差,因此B组实验数据不能选用。 针对训练 单元总结提升 4.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6-T-3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 图6-T-3 单元总结提升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尽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以防爆炸 单元总结提升 反应停止后,同学们对冷却后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产生了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请将你的猜想写出。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物质可能是Fe 固体物质可能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 单元总结提升 类型三 金属锈蚀及保护 例3 某同学将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试管底部,再倒置于一个盛有水的水槽里(如图6-T-4),一周后,观察到铁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红褐色的铁锈,试管内的水面不再上升。 图6-T-4 单元总结提升 (1)你认为试管内的水上升的体积约占原试管内空气体积的________(忽略铁丝体积)。 (2)若要防止家中切了菜的菜刀生锈,在每次使用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清水洗净并擦干 针对训练 单元总结提升 5.(多选)2013·佛山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图6-T-5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6-T-5 BC 单元总结提升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两支试管中铁片均被锈蚀 C.U形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D.U形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解析] BC 铁锈蚀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植物油可以把铁片与水和氧气隔开,防止生锈,据此分析。b中的铁片容易生锈,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而a中的铁不易生锈,因此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单元总结提升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 (1)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小明晚上切完西瓜后就将菜刀放在菜板上了,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生锈了。请你帮他分析菜刀生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空气或氧气 元素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满足了铁生锈的条件 单元总结提升 为了防止这把菜刀生锈,小明应采取哪些防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条)。 保持刀具干燥 涂油 单元总结提升 类型四 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例4 小科同学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 g样品,放入质量为50.0 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加入足量的100.0 g稀盐酸(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的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烧杯总质量/g 161.4 161.2 161.0 161.0 求:(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 (1)0.4 g (2)98.2%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求:(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针对训练 单元总结提升 7.工业炼铁是把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通入空气进行一系列反应把铁还原出来。 (1)通入空气使固态的焦炭转化为具有还原性的气态物质,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