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与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入WTO对中国水环境及节水灌溉标准化的影响与对策
在了解我国水环境与节水灌概标准的概况以及 与国外的差距基础上,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水环境与 节水灌概标准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而提出了加入WTO 后水环境与节水灌溉标准化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WTO水环境节水灌溉标准化
1前言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 善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 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应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我国标准化工作经过几十年 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 0多年的发展,建成了一套基本 上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为促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临我国经济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标准化工作仍然 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如何适 应发展国际贸易和服务国际贸易的需要,如何与国际惯例 接轨,是摆在我国标准化工作面前的新课题。据统计,20 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已达1000种以上, 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约占非关税壁垒的60%?70%。技术性 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方面, 正日益成为调节国际贸易的杠杆,成为最难对付的贸易障 碍。XX年元月科技部召开的全国科技会议提出,要实施人 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并将“重要技术标准”列 A XX年要实施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中;9月在成都举行 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加入WTO后的对策研宄成为年会 的主题和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 入WTO后开展技术标准研宄的重要性。加入WT0,意味着我 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融 入世界经济主流。按照WT0国际规则运作,无疑这会对我 国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带来强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水 环境和节水灌溉作为我国水利部门(行业)中的领域,当 然也不例外。2中国水环境和节水灌溉标准化概况水环境环 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优劣程度和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好坏 程度的尺度,也是相关行业环境保护主管单位进行环境管 理、监督执法的基础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具体化、 指标化,是贯彻实施我国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标准依 据。无论是环境规划、环境治理、环境评价、取水许可、 排污收费、环境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等活动,都离不开环 境标准作依据。水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水利 系统经过努力,现已建成了以25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 心,2861个各类水质监测站点为基础,覆盖全国江河湖库 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已有51家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实验室 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占水利系统质检中心的%,它包括 了部、省、区域和流域的水环境监测中心。水环境法律法 规与规章等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颁 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水环境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 件等,这些均为水环境标准的贯彻落实与执行提供了执法 依据。主要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洪法》等法律和法规。主要的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 行条例》等。主要的部门(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有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污水处理设施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珠江河口管理办法》、《水土保 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水文设备管理规 定》、《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 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已正式发布,共6篇 21章742条,其中第六篇水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共2章24 条。第1章水环境影响评价,共有强制性条文8条,摘自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 (试行)和 《江河流域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92。第2章 水环境监测,共有强制性条文16条,摘自《水环境监测规 范》SL219-98、《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96和《灌概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水环境标准体系水环 境标准体系是对水环境标准工作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相互 关系,明确其作用、功能、适用范围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完 整的管理体系。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六类三 级”,即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 标准与水环境基础标准、水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水环境标 准样品标准六类,与国家级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 级。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