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外语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在广泛而充实的管理通才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具备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毕业生将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才能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公共实践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两个方面。公共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军事训练、读书报告、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与实践,共18学分,占总学分的10%;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和电子商务实训,共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4%。
七、毕业规定
1.毕业标准
(1)达到德育的培养目标。
(2)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3)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学位标准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可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毕业总学分为171学分。其中必修课115学分,占总学分的68%,选修
课60学分,占总学分的35%。
基础教育平台:110门共187学分,限选71学分,占总学分42%。
公共基础课程:16门共46学分,占总学分的27%。
通识教育课程:94门共140学分,限选25学分,占总学分的15%。
专业教育平台:,37门共117学分,限选76学分,占总学分的44%。
专业基础课程:14门共46学分,占总学分的27%。
2、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了四个模块23门课程共7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30学分,占总学分17%。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课程为限选课程。
㈢实践创新平台:两个部分共24学分,占总学分的14%。
各专业共同实践课程:6门共18学分,占总学分的10%。
专业实践课程:2门共6学分,占总学分的4%。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科技、文化知识、国内外重大事件,法律知识前沿理论及一些热点问题,加强国防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每学期开设讲座不少于30次。另外,每学期开设不少于10学时的形势与政策讲座、时事报告等。军事训练在学生入学后进行,计2学分。同时,学院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对科研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九、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形式分为考试和考查,公共基础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考核,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通识教育课以及实践类课程由学院组织进行考核。
十、专业培养方案实施进度表(见附件)。
十一、辅修
辅修本专业或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应修读本专业课程66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43学分,分专业实践课程5学分,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
附表1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总周数分配表
入学毕业教育 课堂教学 考
试 社会调查与实践 军事训练 专业实习 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公益劳动
及机动 学年毕业鉴定 寒
暑
假 合计 周数 学年 第一学期 0.5 15 1.5 (在假
期
进行) 2 1 5 25 52 第二学期 18 1.5 0.5 7 27 第三学期 18 1.5 0.5 5 25 52 第四学期 18 1.5 0.5 7 27 第五学期 18 1.5 6 0.5 5 25 52 第六学期 18 1.5 0.5 7 27 第七学期 12 1.5 12 0.5 5 28 48 第八学期 1 18 0.5 6 0.5 20 合 计 1.5 135 11 4 2 12 6 6 4.5 41 204
附表2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进度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
名称
课程类型
学
时
总
数
学分总数 各学期开课安排 考核
方式 第一学期15周 第二学期18周 第三学期18周 第四学期18周 第五学期18周 第六学期18周 第七学期18周 第八学期15周
考试
考查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必
显示全部